最近收到很多讀者的留言,說我們的公眾號總是唱衰昆明,說這里不好、那也不好,既然什么都不好,那怎么不去其他城市?還有說我們的公眾號全是“負能量”,外加最近的稿子“被”刪除得有點多,那今天咱就來“夸夸”昆明吧。
每當閑暇時,我總愛站在西山上俯瞰滇池,看著霞光里的環湖路車流如織;也愛看海埂大壩上紅嘴鷗盤旋,看濕地公園里孩童奔跑;看翠湖堤岸楊柳依依,看陸軍講武堂的黃色外墻在暮色中愈發莊重;看官渡古鎮的飛檐斗拱下,游客們正在品嘗著官渡粑粑的香氣;看大觀樓的長聯在晚風中輕輕搖曳,訴說著“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的壯闊......
但當我走下觀景臺,穿過金馬碧雞坊的繁華街市,走進那些被高樓包圍的街巷時,另一個昆明浮現眼前:環湖東路未完工的排水管道在雨季依然積水,城中村外墻斑駁的苔蘚記錄著歲月的痕跡,篆新農貿市場里為攤位費發愁的攤主正在清點著零錢,地鐵3號線東風廣場站外,晚高峰的人群在擁擠的公交站臺前焦急等待......
我知道,這座城市需要的不是頌歌,而是像當年西南聯大師生們那樣,用理性的目光審視現實,用建設性的態度直面問題。正如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所寫:“山水之勝,在得其真?!睂σ蛔鞘械膼?,也應該建立在對真實處境的清醒認知之上。
我喜歡昆明,我要夸夸它的“前途”。
政府負債率達52.3%、專項債效率達71.2%、青年失業率達18.7%。土地財政依賴度達68%,高于警戒線(50%)18個百分比;新興產業貢獻率僅為12.7%,同類型城市南寧為19.3%。其背后是:巫家壩CBD開發14年,商務辦公空置率達42%;中老鐵路年度貨運量(650萬噸)僅達成預期值的73%;地鐵5號線日均客流強度0.35萬人次/公里,僅為償債安全線的50%;2023屆高校畢業生留昆率跌破40%,創十年新低。
我喜歡昆明,我要夸夸它的“幸福感”。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稱號背后是:居住,房價收入比12.7(全國均值9.3),租金漲幅連續三年領跑西南;醫療,每萬人三甲醫院數0.08所,不足成都(0.15所)一半;教育,云大附中等TOP5中學壟斷全市62%清北錄取名額;就業,制造業崗位缺口率-23%,數字經濟崗位密度僅為成都八分之一;交通,通勤幸福指數全國排名第48位。
我喜歡昆明,所以我要堅持“夸夸”它。
前輩曾說:“贊美是鮮花的養料,批評是除蟲的藥劑?!备鶕迦A大學城市傳播研究中心數據,中國城市類自媒體中,深度監督報道占比不足7%。當某些媒體把“藍花楹大道”拍成九宮格美圖時,我更想追問:樹根下的盲道為何總是斷裂?
你或許不知道,前幾年曝光的某小區電梯隱患報道,促使住建部門建立了全省首個特種設備云端監測系統;關于長蟲山防火通道的追蹤調查,讓消防應急響應時間縮短了40%。這些改變,都始于某個“負能量”的內容。正如老舍在《滇行短記》中所寫:“愛得深沉,方見其瑕。”
當然,也會有人發出這樣的質疑:“既然你看到了問題,為什么不去解決?”對此,我想說的是:術業有專攻。作為一名媒體人,我的職責是用專業的眼光觀察、記錄和呈現這座城市最真實的樣貌。
我會告訴你可以嘗試,債務重組,借鑒重慶“軌道+物業”模式,將地鐵3號線東風廣場站上蓋開發收益用于償債;產業突圍,依托中老鐵路打造跨境冷鏈物流樞紐,對標廣西憑祥口岸升級經驗;民生改良,參考杭州“嵌入式養老”方案,將閑置商業體改造為適老化社區中心。嗎? 如果我說了,那就是為你提供how了,但是what和why才是我喜歡說的。
最后,媒體的價值,不在于替代你解決問題,而在于搭建一座橋梁——讓問題被看見,讓聲音被聽見,讓解決方案在陽光下接受公眾的審視。
本文數據來源:昆明市2023年預算執行報告、教育廳就業報告、中誠信國際評估、百度地圖2023、戴德梁行報告、海關總署數據、商務部數據、市教育局2023白皮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