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長江之畔,湖北宜昌市以西約五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孤島,它因長江中的天然小島——葛洲壩而得名。這里,見證了新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誕生與輝煌。而這套《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特種郵票,正是這段壯麗歷史的生動再現,每一枚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與民族自豪。
時間回溯到1970年底,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毛澤東主席批準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計劃,周恩來總理更是親自主持了工程的破土動工儀式。這一工程,不僅是對長江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更是對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布局。工程分為兩期進行,面對著長江被葛洲壩和西壩分隔成三股水流的復雜地形,建設者們巧妙地規劃了大江、二江、三江的施工方案,確保了工程的順利進行。
1980年11月13日,國家建委組織有關部門對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進行了中間性驗收,一期工程主體建筑物基本建成。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工程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然而,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頭。1981年1月4日下午,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江截流戧堤勝利合龍,這是整個工程中的關鍵一環。五大建筑——兩座船閘、一座沖砂閘、一座水電站、一座泄水閘,如銀色的巨龍般橫臥在長江之上,將萬里長江攔腰斬斷,展現了人類智慧與自然力量的完美結合。
終于,在萬眾矚目中,1981年6月15日,葛洲壩二號和三號兩座船閘順利通過了驗收,并首次試航成功。這一刻,不僅是工程建設的勝利,更是國家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的象征。隨后,1988年9月1日,20層樓高的大江1號船閘也試航成功,與二號船閘并肩挺立在長江之上,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船閘之一。它們不僅能夠通過萬噸級的客貨輪和大型船隊,更見證了我國水利工程技術的飛速發展。
而在這背后,是無數建設者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他們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克服重重困難,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了這座雄偉的水利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不僅提高了長江的通航能力,更在防洪、發電、灌溉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對我國經濟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T95《長江葛洲壩水利工程》特種郵票一套
如今,當我們翻開郵票冊,看到《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這套特種郵票時,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T95-3這枚郵票,生動地描繪了葛洲壩二號船閘的繁忙景象。萬噸級的客貨輪和大型船隊穿梭其間,展示著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強大通航能力。而T95-2這枚郵票,則展現了葛洲壩水利樞紐主體工程的雄姿。一座由船閘、電廠、泄水閘、沖沙閘等八大建筑物構成的大壩,巍然矗立在長江之上,橫斷江流,氣勢磅礴。
這些郵票,不僅是對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藝術再現,更是對那段光輝歲月的深情回望。它們讓我們銘記了那些為國家建設付出青春與熱血的建設者們,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在未來的日子里,讓我們繼續秉承這種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故事,是新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一段傳奇。它見證了我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激勵著我們在新的時代征程中繼續前行。而這套《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特種郵票,將永遠銘記這段歷史,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驕傲與自豪。
鴻郵拍賣 匈牙利1954 科學家 外國郵票 成交價9.9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