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發揮校地合作優勢,構建和諧社區氛圍。近日,在西南交通大學社區的精心組織下,一場特別的關愛行動正溫暖地悄然展開。西南交通大學社區大學生共建志愿服務隊與社區的網格員們一起,走進轄區獨居和高齡老人的家中,用心聆聽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精準的幫扶。
王婆婆是本次關愛行動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老人。她已經88歲了,雖年事已高,但身體依然硬朗,能夠獨自完成買菜、散步等日常。作為一名退休教師,她始終保持著渴求學習新知識的良好習慣,最近她正在潛心鉆研學習中醫知識,她熱情地與來訪的年青人們分享自己最近閱讀的書籍,詳細介紹中醫養生的理念。她說:“要是有機會,真想走進社區、走進校園,給年輕人講講我過去的故事。”她的精神令人動容,也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沉淀下的智慧與堅韌。
然而,談到老伴,王婆婆神情憂慮。老伴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疾病,耳朵失聰,生活自理能力有限。而子女們卻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常伴左右,王婆婆年事已高,不少以前能做的日常現在卻漸漸力不從心,老兩口的生活需要更多關懷。
志愿者們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后,立刻付諸行動,他們定期上門陪伴老人,陪他們聊天解悶,幫忙打掃衛生、采購生活用品,用實際行動為老人的生活增添溫暖。
王婆婆非常高興地說:“謝謝你們這些年青人!也謝謝社區能夠想到我們,關懷我們!”住在交大南苑的劉婆婆也是本次關愛行動的重點對象。作為獨居老人,劉婆婆的兒女常年在外工作,她年事已高,獨自生活缺乏照料和陪伴。面對志愿者的關心,劉婆婆感慨地說:“有社區和你們的關心,我不再感到孤單。前段時間,網格員還來家里幫我掛香腸,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的陪伴,讓我感到很暖心。”劉婆婆的質樸話語,讓在場的志愿者們深受觸動。
大學生志愿者魏天淳同學表示,能夠參加這樣的活動十分有意義,看到老人們臉上露出滿意和感激的笑容時,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表的!
這場由西南交通大學社區發起的行動,不僅是對老人生活上的幫扶,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志愿者們用愛心和陪伴,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讓社區充滿了愛與關懷。這是一次校園與社區的攜手,更是一場跨越年齡的溫暖傳遞,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未來,西南交通大學社區計劃與大學生共建志愿服務隊一起搭建“老少知識橋梁”,邀請轄區“五老”走進校園為同學們分享自身經歷,同時組織同學們為轄區老年人們科普微信、支付寶等相關軟件使用方法,面向老年人需求開設生活購物、地圖出行和反電信網絡詐騙特色課程,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圖文:李沛蓮
編審/發布:陳孝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