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信陽市中心醫院成功承辦的信陽市病理質控中心2025年質控工作啟動會暨腫瘤精準診療交流會。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高獻爭教授、馬怡輝教授、許躍教授現場授課,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文才教授、李晟磊教授蒞臨指導。會議圍繞分子病理診斷的學術交流與疑難病例分享展開,旨在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病理診斷領域的知識更新與技術進步并提升基層醫院在復雜疾病診斷方面的能力。參會代表共計60余人。
會議由信陽市中心醫院醫技醫學科主任楊長俊主持。
李文才教授在講話中表示,此次分子病理診斷交流活動加強了分子病理學科的建設與人才培養,為提升全省精準醫療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術環節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獻爭教授以“NSCLC病理精準診斷靶點檢測進展”為題,從2024年共識指南的制定背景、分子病理檢測內容、檢測適用人群及標本類型、非小細胞肺癌的重要靶分子基因突變、常用分子病理檢測方法及策略優化、檢測質量控制與臨床病理溝通等六個方面,全面介紹了分子病理檢測的常見基因、檢測方法及質控內容。高教授的講座為基層醫療機構普及了分子病理檢測領域的前沿知識,提高了基層醫院在分子病理精準診斷治療方面的專業水平。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怡輝教授以“消化道腫瘤的常見分子檢測位點”為主題,詳細介紹了HER2、MMR/MSI/BRAF/KRAS、PD-1/PD-L1、Claudin18.2、NTRK等基因的檢測。她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這些基因檢測的定義、方法及臨床意義,并指出病理檢查已從傳統的腫瘤良惡性診斷進展到治療預測、預后評估及耐藥監測等全方位診斷。馬怡輝教授強調,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更新、數據共享及多學科協作,推動“分子病理指導下的個體化治療”惠及更多患者。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躍教授以“卵巢上皮性腫瘤的快速入門”為主題,通過細致觀察HE切片中的組織學結構、細胞形態及病變特征,結合臨床病史與影像學表現,逐步深入分析并得出準確的病理診斷。他的講解使在場參會人員受益匪淺,深受啟發。
疑難病例解答環節
本次疑難病例讀片與帶教環節旨在通過系統的學術交流與實踐指導,全面提升河南基層病理工作者的診斷能力,進一步夯實基層病理學科基礎,切實滿足基層群眾的醫療健康需求。讀片環節由李晟磊教授主持,來自信陽市中心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漯河市中心醫院、駐馬店中心醫院、南陽南石醫院、羅山縣人民醫院以及鄭州瑞文霍克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各位老師分享了多例疑難病例。李文才、李晟磊、楊長俊、許躍、高獻爭、馬怡輝等教授圍繞病例展開深入解讀和熱烈討論。各位教授詳細回顧了患者的臨床病史,從診斷思路的構建到病變特征的解析,再到病因的探討,與會代表也踴躍發言,積極分享診療思路,向專家提出疑問。通過這樣的深入交流與思維碰撞,不僅拓寬了病理醫生的診斷思維導圖,解答了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更為提升河南基層醫師的病理診療水平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智慧,為基層病理學科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與會代表踴躍發言
李文才教授點評疑難病例
病理質控工作啟動會環節
為進一步提升信陽市醫療質量水平,推動病理質控工作規范化發展,信陽市病理質控中心主任委員、信陽市中心醫院醫技醫學科主任楊長俊針對新一年的病理質控工作進行了部署。他首先回顧了過去一年各級醫院在病理質控工作中取得的進展,并對相關人員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
隨后,他指出了當前病理質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技術標準化程度尚需提升、檢測流程中存在的不規范環節、質控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他提出了以下具體的改進措施:
1.技術標準化提升:建議制定并推廣統一的分子病理檢測操作規范,明確從樣本采集、處理到數據分析的全流程標準,確保各級醫療機構在技術操作上的一致性。同時,定期組織技術培訓和考核,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
2.檢測流程優化:針對檢測流程中的瓶頸環節,建議引入自動化設備和信息化管理系統,減少人為操作誤差,提高檢測效率。例如,采用智能化的樣本追蹤系統和標準化的試劑管理流程,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3.質控管理體系完善:建立多層次的質控管理體系,包括室內質控和室間質評。室內質控要求各醫療機構定期開展自查和交叉檢查,室間質評則由上級單位或第三方機構進行定期評估和督導,確保質控工作的持續改進。
4.數據反饋機制:推動建立病理檢測數據平臺,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對檢測流程進行實時監控與異常預警,自動識別操作偏差或結果異常,輔助人工質控,降低漏檢、誤檢風險。
5.積極擁抱AI技術:醫療機構要規范病理數據的采集、存儲與管理流程,確保原始數據的完整性和標準化,為AI技術應用奠定高質量的數據基礎。鼓勵基層醫務人員學習AI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如智能圖像分析、病理切片自動判讀等技術。將AI技術與病理質控工作深度融合,彌補傳統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并為基層醫療機構注入智能化發展動力,推動病理診斷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
他強調,新的一年要以分子病理診斷為核心,重點推進技術標準化建設,完善質控體系,強化人員培訓,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他呼吁各級醫院加強分子病理診斷技術的交流與建設,共同提升診斷水平,推動全市分子病理診斷的高質量發展,為精準醫療和個性化治療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會議最后,由李文才教授、楊長俊教授進行總結。李文才教授在大會總結中強調,分子病理診斷作為現代病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疾病精準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此次交流會以腫瘤的精準診療為核心內容,旨在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在分子病理診斷方面的能力。楊長俊教授對與會專家以及會議支持單位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希望未來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分子病理診斷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為基層醫療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文字圖片:楊 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