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有一位叫王玉清的“明星”人物。他是中共黨員,1976年12月入伍,1984年10月退伍。今年66歲,現任草原藍哈達敬老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關工委主任、元寶山區關工委“五老”講師團講師。作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他四度登上中央電視臺。多年來,王玉清積極主動承擔起為青少年講述“紅色故事”的重任,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精神,把關心教育青少年下一代的工作做到了實處。
一是利用網絡的獨特優勢,創辦“老兵云課堂”。自2018年5月起,該平臺便通過云說、云夢、云朵、云約四大特色專欄進行直播,近期,利用“AI數字人”播報“云課堂”新聞。目前,“老兵云課堂”共發布了156個精彩的微視頻及協會新鮮事,累計授課1820講。該項目在自治區及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分別榮獲金獎與銀獎。
二是深入挖掘本土老兵事跡,讓青少年在接受紅色教育中深受洗禮。王玉清在調研中,發現許多90多歲的復員老兵,他們背后的感人故事,正是青少年紅色教育的寶貴資源。2015年8月,他發起《關愛復原老兵,傳承紅色精神》項目。開展“一月一陪聊”活動,12個志愿小分隊共計130人,10年間行走7萬公里,捐款捐物46萬元;為22位老兵撰寫6萬字的事跡,印刷成書2000冊。拍攝3部專題片和56部微視頻,在“老兵云課堂”開設《老兵您好》專欄,深情講述《我的班長董存瑞》《我參加的上甘嶺戰役》等動人故事。
三是堅持到校巡回講學,勇擔“五老”講師重任。作為元寶山區關工委“五老”宣講團講師,他懷揣育人夢想,以愛為犁,矢志奉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伍老兵的本色與擔當。15載光陰里,他在社區、學校、鄉鎮面向青少年授課240余場,惠及7萬余人次。其撰寫的《我的萬里長征路》《我的母親寧死不屈》等家史故事,被區政協文史書刊收錄,并榮獲自治區優秀文史資料殊榮。他一次次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用飽含深情、擲地有聲的宣講,為青少年涵養家國情懷, 補足精神之鈣。
圖文:徐鳳琴 王尉
編審/發布:陳孝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