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歲,人生進入嶄新的階段。
這時候的子女已經成年,有的已經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家庭,而我們卻并未覺得任務完成了,還會想著等他們有了孩子,是否需要幫他們看孩子,他們經濟壓力太大了,是否要給予他一定的支持等等。
總之身為父母,對于孩子的牽掛與擔心,好像從未停止過,正是應了那句“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然而,任何一段感情都不是等價交換,不是你付出多少,就會有多少相應的回報,有些子女未必能跟你將心比心。
為了避免子女將來不孝順,也為了避免自己到了晚年沒有依靠,五十歲以后,不管多窮,都要主動給子女以下這三樣東西,這才是一種遠見。
一:給子女提供適當地幫助
這里所指的幫助,主要是指帶孩子。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都很大,有時候夫妻兩個一起上班,還會覺得入不敷出,捉襟見肘。如果這時候,再沒有父母的幫襯,更是會覺得步履維艱。
我們小區,大多數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幫忙帶娃,有時遛娃時遇到了會閑聊,他們都說帶孩子很累,很辛苦,比上班要難多了,但不帶也沒辦法,畢竟小兩口壓力太大了。
如果有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就少了一份收入,家里的生活質量立即會大打折扣,所以老人帶孩子是最優的選擇。
其中小張奶奶說:
“一家人不就是要相互幫襯嗎?幫他們帶孩子,其實也是幫我自己,現在我帶孩子是辛苦了點,將來我老了,走不動了,辛苦的不就成了他們的嗎?”
按照這個思路,其實現在幫子女就等于在幫未來的自己,這反而是一種遠見。
二:給子女一定的經濟上的支持
中國式父母大都是自我犧牲式父母,他們終其一生都在為了子女考慮,然而也有一部分父母,已經漸漸醒悟,覺得人要為自己活著,可是這就容易走向另一個階段,即——跟子女各過各的。
這并不是好的親子關系,真正健康且良性的親子關系,父母和子女之間一定是相互愛護,相互扶持的,在彼此有時需要幫助的時候,會第一時間站出來,而不是自私地只顧著自己。
所以適當地給子女提供一定的幫助,反而會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親密。
三:給子女充足的信任
大多數父母,終其一生要學會的就是放手,子女有自己的人生要過,他們有權決定自己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就算再如何不放心,也要給予子女足夠多的信任。
否則,子女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永遠無法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
有時候,放手是另一種唯獨的愛,也是更高級別的愛。這意味著你信任他并愿意全心全意支持他。
人過五十歲,要維系好跟子女的關系,懂得主動給子女以上提到的三樣東西,可以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穩固和親密,還能讓我們的晚年有更多的保障,何樂而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