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番茄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蛋黃酥
在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浪潮中,寧德時代(300750)這個名字很響亮。作為新能源電池的龍頭制造商,從上市至今,寧德時代給予了投資者們不錯的回報。
2月11日,寧德時代遞交港股上市申請,計劃進行“A+H”兩地上市。為何此時選擇沖擊港股上市?寧德時代在去年12月的公告中曾明確表示是為了“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墒?,“日賺過億”的寧王還缺少資金嗎?
一、2500多億現金,還不夠擴產?
寧德時代于2018年登陸創業板,很快便成長為創業板“一哥”,其股價漲跌對指數的漲跌影響巨大。公司主要從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與此同時還涉及電池材料的生產,如鋰鹽、前驅體、正極材料等,并從事廢舊電池的回收和再利用,實現電池材料的循環利用,降低整體的生產成本。
從2017年開始,至今已經8個年頭,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出貨量一直穩居全球第一。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的排名中,寧德時代以36.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名的比亞迪(002594)和LG新能源分別為16.8%和11.8%。
2024年前10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 由電池工業網信息整理
此次港股上市,寧德時代計劃募資至少50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超360億元,資金將被主要用于如下三大塊:
- 海外擴張(60%),主要是匈牙利工廠二期、西班牙合資項目及北美(墨西哥)預備產能;
- 技術研發(20%),主要是固態電池研發及鈉離子電池商業化,延續“一代在研、一代量產”的技術迭代節奏;
- 營運補充(20%),即建立百億級的離岸資金池,應對鋰價波動及地緣風險。
雖然融資金額巨大,但是從寧德時代的賺錢能力來看,并不像是缺錢的樣子?!墩泄烧f明書》顯示,2022-2024年前9個月(簡稱報告期),寧德時代的營收分別為3285.94億元、4009.17億元和2590.45億元,與之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334.57億元、473.42億元和388.06億元。而且寧德時代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490億元~530億元之間,較2023年有明顯的增長。如此算下來,寧德時代早已日賺過億。
寧德時代經營業績情況,摘自《招股說明書》
而且公司當前賬上趴著的現金也不少?!墩泄烧f明書》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寧德時代賬上的銀行余額、存款和現金合計就有2597.86億元,按理說用于海外擴產遠遠足夠的,為何還要堅持在港股上市呢?這就不得不從寧德時代的出海戰略說起。
二、海外拓展,寧德時代缺少外幣儲備
寧德時代早就看中了海外的市場前景,出海步伐很早。截至2023年底,其海外業務的營收占比已經達到了32.7%,BMW、Mercedes-Benz、Stellantis、Volkswagen、Ford、Toyota、Hyundai、Honda、Volvo等國際成車公司都是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客戶;NextEra、Synergy、Wartsila、Excelsior、Jupiter Power、Flexgen等也都在使用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海外市場的電動化程度低,還有很大的市場深度和廣度可以去挖掘。
寧德時代主要國際客戶和海外營收占比 摘自《招股說明書》
不過,在海外拓展的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不容忽視。
電池是重資產型生產行業,雖然國內隨著技術的提升和改善,單GWh產能的投資成本已經降至4億元左右,但是海外的產業鏈配套并不似國內完善,所以建造成本較國內高出不少,例如寧德時代在匈牙利整體規劃100GW產能,而僅一期投資就達到了73億歐元。
現如今逆全球化之風盛行,為了規避歐洲當地可能的或潛在的監管風險,寧德時代在西班牙建廠不得不采取“本地化供應鏈嵌套”模式,即電芯主體、正極材料、隔膜等電池關鍵材料由幾家企業組團在當地落產能生產,正極材料和隔膜的產能雖然不由寧德時代建設,但是寧德時代需要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再疊加企業在海外當地難以拿到銀行貸款,因此就對自有資金的規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截至2024年6月底,寧德時代的美元和歐元儲備分別只有67.35億美元和38.58億歐元,想要完全覆蓋對應的支出需求很難。此時啟動港股IPO,寧德時代可以借助A+H股溢價吸引資金,尤其是外匯資金。這個算盤很不錯——國內的錢沉淀在國內,外幣去香港市場籌措。
海外市場這塊蛋糕確實誘人,但是想要舒舒服服地吃下它難度不小。首先歐美都在通過政策手段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的“去中國化”。歐盟《新電池法》強制要求電池碳足跡披露和回收比例,歐盟碳關稅(CBAM)將于2026年全面實施,電池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強度若無法滿足歐盟標準(目標為2030年降至30kg CO2/kWh),企業就會面臨額外的成本,而當前寧德時代國內工廠的碳排放強度約60kg CO2/kWh。
而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要求電動車電池關鍵礦物需來自自貿協定國,且2024年后禁用“受關注外國實體”生產的材料,同時自特朗普上臺后,通過大幅提升關稅,倒逼制造業回流到本土,并率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兩個“好鄰居”揮動關稅大棒。北美市場的生態正在惡化,寧德時代墨西哥建廠的計劃已被美國議員質疑為“規避關稅”,該規劃存在著流產的風險。
當然,作為異地再次上市,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估值問題。
三、沖刺香港,真能估值重構?
有不少人覺得,寧德時代港股上市后,總體市值能夠突破2萬億。
截至2025年2月18日收盤,寧德時代的總市值約1.19萬億元,市盈率24.34。如果以海外競爭對手的LG200倍的市盈率來看,那寧德時代還得大漲;以國內勁敵比亞迪超30倍的市盈率來看,寧德時代總市盈率達到1.5萬億元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最后真的能這樣嗎?
不可否認,如果真的登陸港股市場,寧德時代能有更多擁抱外資的機會。不過要想獲得大資金的持續認可卻非易事。在海外市場上,雖然寧德時代一直穩居第一,但是其2024年前10個月海外市場的份額為26.4%,僅領先第二名LG新能源不足1%,而國內的諸如比亞迪、中創新航(03931.HK)等都是實力強勁的對手,想要持續保住龍頭地位并不簡單。而持續保持住頭部地位的同時拉開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只有滿足了這兩點,寧德時代未來才能夠真正享受龍頭溢價,要達到這一效果難度不小。
寧德時代正在構建一個“開采—制造—回收”的完整電池閉環。一個由自身主導的新能源電池新生態。這是一個高風險與高收益的事情,一方面有助于重構寧德時代的業務生態,另一方面其存在的不確定性也不容忽視。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