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就在俄烏沖突爆發三周年之際,歐盟各國領導人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率領下集體訪問烏克蘭,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包括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西班牙,芬蘭,丹麥,冰島,挪威,瑞典,加拿大等。
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抵達基輔的視頻,并表示“烏克蘭是歐盟的一部分,從三月開始烏克蘭將獲得歐盟35億歐元的新款項,烏克蘭還將受益于歐盟擴大歐洲武器生產和防御能力的計劃。”
在美國即將全面斷供烏克蘭的情況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計劃通過談判解決沖突之際,歐盟又一次給予烏克蘭35億歐元的軍事援助。此時此刻歐盟是要與美國對著干,是要與美國死磕到底嗎?
其實,歐盟近年來經濟一直不景氣,各國民眾的抗議聲浪極高,歐盟各國為了轉移內部矛盾,把注意力投向俄烏沖突,歐盟現在也是困難重重,之前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1000億美元的援助,不過歐盟的援助都是要還的,不是無償援助。歐盟是看中了烏克蘭戰后重建的這塊大蛋糕,是想在烏克蘭戰后重建利益上分得一杯羹。
歐盟的如意算盤有可能打錯了,美國還是烏克蘭最大的債權國,對于烏克蘭的戰后重建還是美國說了算。美國既是北約的領導者,又是烏克蘭最大的債權國,歐盟如果一意孤行,堅持與美國對著干,最后恐怕連湯也喝不著了。
來源,環球網,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