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
今天的“學寫作”繼續和大家分享
近期《人民日報》中常見的
幾個不同領域的概念
方便大家平時的閱讀與寫作
話不多說
快和“學習大國”一起積累吧!
“南繁硅谷”
剛剛發布的指出,要發揮“南繁硅谷”等重大農業科研平臺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實際上,在中,曾經部署過相關任務,當時的提法是“加快建設南繁硅谷”,加強制種基地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時強調,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十分寶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
俯瞰位于三亞國家水稻公園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武威 攝
當前,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為中心,種業創新、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正加快建設。30余個省部級及以上科創平臺、10個院士創新團隊、10余所知名高校分支機構……“南繁硅谷”發展蒸蒸日上,引導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加快完善現代種業全產業鏈。促進 產學研用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 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
南繁硅谷建設兩階段目標:
到2025年,國家南繁硅谷產業帶動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資源、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集聚態勢初步形成,配套政策和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逐步完善,營商環境大幅優化,科技攻關成果顯現,國家級種業創新基地初步建成。
到203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下的種業創新體系、政策體系、產業體系健全完善,全球領先的科研院校、創新型企業、領軍型人才不斷聚集,種業創新質量和速度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全面建成。
摘自: 、
“五良”融合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各地區各部門全力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翅膀,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成色更足。
四川省在丘陵山區因地制宜開展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融合,推廣“糧經”“糧經飼”復合發展模式。
摘自: 、
林下經濟
農民收入由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以及轉移性收入等組成,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準施策,提出了“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民宿經濟”“推進家政興農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實打實的舉措,為農民增收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林下經濟”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內容為主的林下經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森林食品,是山區林區重要的綠色富民產業。
摘自: 、
跟著人民日報學寫作↓↓↓
來源:學習大國綜合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農視網、三亞日報等
本期編輯:梁冠群 李瑞盈(實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