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芯片封裝比作“房屋結構”,那么熱仿真就像在建造前做“房屋通風模擬”。在圖紙階段先預測各房間是否通風良好、哪些地方會悶熱,從而優化設計布局。一旦完工后再發現通風問題,改動代價就會非常高。
1. 熱管理在芯片封裝中的重要性
- 高性能芯片的發熱量與日俱增
:隨著集成度和性能的提高,芯片功耗越來越高,熱量聚集會導致芯片內部溫度快速上升。
- 溫度直接影響可靠性和壽命
:半導體器件工作溫度過高會加速老化,甚至造成瞬時失效,就像發動機過熱會導致機件故障一樣。
- 封裝是散熱的關鍵通道
:封裝不僅要保證芯片的電氣連接和機械保護,同時也是芯片向外部環境散熱的主要路徑,如果散熱設計不佳,熱量會“悶”在芯片內部。
- 多材料、多層結構
:現代封裝包含引線框架(或基板)、塑封材料、焊料、支撐層、散熱片等多種材料,材料之間的熱傳遞特性差異很大。
- 形狀和尺寸多樣
:不同封裝形態(QFN、BGA、Flip Chip等)在尺寸、厚度以及散熱通路上千差萬別,需要針對不同封裝架構進行差異化的熱評估。
- 先進封裝與系統集成
:像3D封裝、Chiplet等新技術將多顆芯片堆疊在一起,使封裝體內的熱流路徑更復雜,傳統的經驗公式很難準確預測內部溫升。
- 幫助評估初步設計可行性
:在封裝設計圖紙階段,利用熱仿真可以快速判斷“散熱瓶頸”在哪里,從而避免后期大規模改動。
- 縮短開發周期,降低試錯成本
:如果只依賴試驗驗證,需要先做樣品、反復測量、再修正設計。熱仿真相當于在“虛擬實驗室”中先完成大部分篩選,減少實際打樣次數。
- 提升產品可靠性
:通過在仿真中“預演”極端應用場景(高溫、高功耗),可以優化散熱路徑、選用更合適的材料組合,減少過熱造成的失效風險。
- 局部優化與全局平衡
:熱仿真可顯示芯片封裝內部溫度分布,就像交通模擬能顯示擁堵路段一樣。這樣能直觀看到哪一部分過熱、哪一部分散熱資源富余,從而對材料厚度、散熱器位置或封裝形態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
- 協同考慮其他因素
:在封裝設計中,電氣性能、機械強度、成本等都很重要,熱仿真結果可以與這些設計需求協同考慮,確保最終方案在溫度、安全和成本之間的平衡。
- 支持封裝到系統級分析
:熱仿真并不僅限于封裝本身,后續還可以把封裝熱模型與整機的系統熱分析結合,驗證在整機或模塊環境下是否依然能夠滿足溫度要求。
- 參數優化和良率提升
:通過對封裝熱阻、傳熱系數等多參數的仿真分析,有助于在流片或封測階段提高工藝窗口和良率。
- 減少過度設計,節約成本
:過度加強散熱會增加材料和工藝成本,熱仿真能幫助工程師定量判斷所需的散熱能力,不至于“盲目加料”。
- 更好地服務后續產品迭代
:封裝熱仿真模型可以復用、迭代,對于系列化產品開發或后續升級,工程團隊能快速基于已有仿真基礎做出調整。
對于芯片封裝,熱仿真能夠在早期發現并解決散熱瓶頸,保證芯片運行的可靠性和長壽命,同時還能降低試驗和材料成本,縮短研發周期。
簡而言之,芯片封裝需要熱仿真,正是為了在設計早期就能精準評估、優化散熱路徑,降低潛在的過熱風險和后期返工成本,并最終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競爭力。
歡迎加入讀者交流群,備注姓名+公司+崗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