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普博主,一直以來都想開發出一個簡單明了的辦法把人群里的中醫愛好者篩選出來,以避免傷害他們古老而淳樸的感情。
我猜,中醫愛好者們應該也有類似的需求,希望不理解不信中醫的人離自己遠遠的,免得他們凈說些背棄祖國傳統文化的歪理惹人生氣,傷了脾胃。
現在有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強烈建議中醫愛好者們都來學習這個“勾中指”的養生動作,這樣既能滿足中醫愛好者運用傳統醫學智慧養生健體的需求,又能讓“中醫黑”們一眼就識別出自己的身份,避免言語冒犯。
按照南昌廣播電視臺正報傳媒的“醫學科普”,常做勾中指這個簡單動作,可以通過牽拉刺激心包經,進而改善睡眠質量,提升氣色,實在是居家旅行養生保健的必備小動作。
按照項棟梁的醫學科普,常做勾中指這個動作,既不用花錢買草根樹皮,也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傷害,還能非常直白地展示自己的健康觀念與智力水平,簡直是太有用了!
結合面相、裝扮和動作可以一定程度上評估智力水平
當然,再好的養生動作也有風險需要提示:
第一,建議不要對著異性做這個動作,無論對方是熟悉的朋友還是陌生人,對著人家做這個動作都有被人罵“死變態”的風險。
第二,建議不要對著外國朋友做這個動作,雖然勾中指不是典型的豎中指,但因為西方文化中幾乎沒有只動中指的友好動作,當面勾中指,還是有很大可能被外國朋友認為你想和Ta發生性關系。
第三,建議不要在孩子面前做這個動作,孩子是無辜的,通常我們都會祝福孩子在父母的智力水平基礎上有點進步,這個動作留著自己養生就好,建議不要傳承給孩子了。
上面這條獲得10萬?轉發的醫學科普視頻由正報傳媒制作發布。這個名字,我第一眼看成了正經傳媒,仔細研究過才確定,真的不是正經傳媒。
一點建設性意見: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這個理論,用來解釋經絡運行可能不太直觀,建議用來解釋痔瘡的運行規律更加生動有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