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小某書上看到拉表格的女孩,把男嘉賓ABC的身高學歷家境收入發展潛力一一列明,對比詢問應該如何選擇。
我每次看到都在想:顯然,她們用盡了全力,想做一個“正確”的選擇。但在感情里,做選擇不是完成考試,不是需要千方百計往高分卷去靠——即使這道題不會做我也要把“解”字湊上,多得0.5分那種。
條分縷析地跟對方達到匹配,并不會真正通往一段好的關系。
最近聽了一樁八卦,女孩和對方都是一線城市資產優厚的中產家庭,學習經歷和工作性質也匹配,甚至還是無知的十幾歲開始的校園戀愛。外人視角,各種意義上都是般配伴侶。但只有女孩唯一的密友知道,臨近談婚論嫁了,她跟對方的大小開支還都是AA,出去喝咖啡都要輪流請客。聊到未來時他們也總是爭吵,因為對方大包大攬地做著她并未參與的計劃,不僅勸說她換一個沒有成長性的清閑工作,還希望她婚后減少跟親生父母的往來。
這是一種體面但潰爛的關系:漂亮的外殼,稀爛的內在,對你們關系里的種種閉口不談,旁人都會艷羨,親身入局才能感受到對方的利刃劃過來有多深。
我以前也沉迷于這種「條件匹配」的敘事。但回首往事會覺得…替從前的自己不值,沒錯,愛過的都是人中龍鳳,講起來不算丟臉,可那又怎樣呢?我得到了什么呢?
除了朋友聽到對方的頭銜會一陣驚嘆,我感覺我近乎一無所有。
人太年輕的時候戀愛,滿腦子都是“我只要那個人”,只看得見他的好,他的與眾不同,所以拼了命去接近,跟對方制造關聯,留下故事,因為你覺得愛就是這種追逐,你跟他就是要神仙眷侶,不可一世,這樣的你們“比別人更好”。
可能也還算把真心揮灑得痛快,可是多年以后,偶然看見別人收到新鮮精致的花束,聽聞別人提一句分手而對方當晚開車上百公里去挽留,你面無表情地聽著,心里震撼,竟然覺得好像科幻故事。然后,你才后知后覺地想到,自己從未被那樣對待過。
……那些年里你只是被對方的光環吸引,就像被路燈的亮光吸引的小小的蟲子,蟲子只是撲棱著翅膀靠近,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女孩們,不管現在身邊是誰,真的都不要忘了多問自己一句,現在是否快樂。
拋下所謂條件匹配,所謂,“我覺得他很好”,這些,在你自己身體發膚的自我感受面前,都不重要。
一定要把視角轉換到自己這邊,要經常問一問自己:我跟他在一起得到了什么?有沒有得到對方的陪伴和照顧,你們之間有沒有精神探索、情緒共振,有沒有一些發源內心的感情理應具備的真誠跟撫慰?哪怕是俗一點的錢和資源,也行的,最怕就是得到一些“我愛到了很好的人”的自我感動——就像你誤以為你在這場大考中答出了高分的答卷。
回首青春期真是想說一句,受夠了外表漂亮、內在稀爛的關系。
寒假的時候跟少女時代的老朋友聚會,他們聊起多年以前的那個男孩,星星眼地回憶道,他很好看,他是年級風云人物,成績也不錯,我連忙擺手說不如結束這個話題。嘴上,我在鄭重地講“放到更大的范圍里,他其實根本不算出眾”,但心里輪番播放的,都是那段關系里鮮活的痛苦。
我熱切的真心從未得到一分鐘的妥善的保管,它只是被摔摔打打,被暴曬,被隨意地揣在口袋然后丟棄。在這樣的關系里,我只是勇敢地,不管不顧地往前沖刺,眼見對方冷眼旁觀,直到多年后完全成熟才想得起來一句,我本不應當被那樣對待。
我應當在一段關系里,得到快樂,窩心,感動與撫慰。
如果我得不到,即使是神仙,我也不要跟他在一起。
- end -
圖 | 豆瓣電影《面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