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離家的那一瞬間,是非常傷感的。
看著媽媽在屋內左右踱步、依依不舍的目光,我揮揮手,縱有千言萬語彼此卻說不出一句。
爸爸正好下樓去江邊溜達,我們一路無話,同行至小區門口,爸爸扔了帶下來的垃圾,看了我一眼,很瀟灑地說了句,好了,走吧,轉身便往江邊方向走去。
我在黑夜中不知道往哪個方向點了點頭,也說了句,嗯,走了。
父與子,南與北,同時轉身,一句樸素的道別,兩字簡短的回應,滿腹欲言又止的語重心長,卻怕對方徒增傷感。
曾幾何時,我非常喜歡日本人的道別方式,彼此一點頭,互道一聲:駕(日語:再見じゃあ)。
此時此刻,我做不到如此策馬揚鞭、江湖再見。
故鄉的老城區在夜幕的加持下,顯得格外沒落;距離百年老店目標僅剩下不到八十年的老店樂購超市黃了后,這片昔日車水馬龍、繁華沸騰的老居民區更顯得格外凄涼。
我拖著行李箱,背著旅行包,走在車輛稀少、行人罕見的路上,在昏暗閃爍的路燈襯托下,幾團不知從何而來的紙屑被寒風刮的亂滾,看著大量空閑貼著“招租”字樣的破舊底商,不由得心生詭異感。
路過朋友的打印店,想著前幾日我們還烹茶敘舊,有些留戀;我拍了張照片發給他,剛升級為父親的他,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才回復我。
是啊,同齡人都已有家有口,又能有幾人如我一樣,任性地買張去沈陽的末班火車票出行呢。
待不久的故鄉,留不住的他鄉,思來想去,安慰自己,故鄉不過是祖先們幾代人臨時歇腳的地方。
末班火車的人不多,盡管有大片的空座位,但售票的座位卻很集中,坐我旁邊的小哥,一路上一直跟他的兩個手機較勁。
兩個手機交替往地上掉,“咚咚咚”的反復十幾次后,我扭頭看了他一眼,他不好意思的沖我笑笑,說道:羽絨服太滑了。
我點點頭,建議道:是不是可以把另外那個手機暫時放在小桌板上呢。
他恍然大悟,后面的幾十分鐘里,他都在安靜的玩著手機。
坐末班車有貪圖打折票的嫌疑,最主要原因還是白天到了也沒法玩,畢竟背著幾十斤的大包拖著行李箱,去打卡博物館是場自虐之旅。
沈陽的夜和故鄉的夜沒什么不同,黑色的天空下,一片片的冷酷鋼鐵森林,就是氣溫和風速有很大差距,猶如兩個城市的GDP差距一樣巨大。
我頂著不知名的西北風,走過沈陽北站的廣場,北站絕對是我最熟悉的沈陽地標,很多次在這換乘火車和虎躍快客。
在西北風中瑟瑟發抖的我,甚至暗自慶幸,臨時更換一夜離北站很近的民宿,看來是明智之舉。
畢竟,時間晚、溫度低,再折騰到彩電塔那邊,怎么看也不是個好選擇。
北站附近這家民宿,從找位置的途徑到取鑰匙的方式,都很2024年,但我不喜歡。
我并不認為訂這家民宿是踩坑,盡管隔壁為愛鼓掌的聲音有點大、床硬褥子薄、整體衛生條件一般;
畢竟有中央空調、有熱水,睡一夜問題不大,不過房間內的地板確實有一處有個軟坑。
有時候,要求低一些,會更有幸福感。
我有些喜歡沈陽的地鐵,理由很簡單,起步價2元,而且能坐很遠。
沈陽這座東北名城,像極了十幾年前的北京,混亂中暗自有序,保守與先鋒不斷碰撞,回憶感和現代化無奈結合。
城市的整體風格很懷舊,讓我心生喜歡,非常想多待一個月,慢下來去感受這座城市。
彩電塔的酒店,果然不出所料,很驚喜,甚至已經不能用性價比超高來形容。
酒店老板,性格和善、情緒穩定的年輕人,長得也高大帥氣,像極了張翰,尤其側顏,幾乎以真亂真的平替版。
感謝老板幫我存放行李后,我想匆忙吃完早飯,趕緊去按原定計劃打卡遼博。
俗話說,心急吃不熱豆腐,實際上,心不穩連熱面也吃不好。
一碗連鎖標配牛肉面下肚,什么滋味都沒品出來,看了下時間,已經十點多了。
作為準備在遼博泡滿兩天的時間計劃,即使現在最快速度出發,半天也耗費了。
有些完美主義心態的我,臨時決定改變計劃,今天去沈陽博物館。
想好了就出發,我放下又加了一次面的面碗,背上包坐上公交直奔沈陽博物館。
慌則生亂,到了才發現保溫杯忘在面館,對于以前的我來說,出門不撿東西就算丟,何況是真丟了東西,簡直是難以接受。
不過,現在心態有很大轉變的我,早就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影響逛展的心情。
其實,對于沈陽博物館,自己原本沒做什么期待,更多的是一種來了都來的傳統游客心態。
實際看展的時候,這座市級博物館讓我有些驚喜。
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原因,關外古代出土的文物通常不多,沈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濃重筆墨確實不多。
沈陽博物館揚長避短,突出現代化展覽手段與展品結合,譬如重現漢朝宴請的投影劇,我認真的看了兩遍;萬箭齊發攻城,也吸引了每個路過小朋友的目光。
館不大,文物種類很全,瓷器、金石器、木器、漆器,都有。
整體來看,唯一的遺憾,本地考古尚未出土青銅鼎,出土的大件青銅器也寥寥無幾。
由于奴兒哈赤曾建都于此,所以,滿清時代的文物較為豐富,而且很明顯,看展的游客在這部分文物面前,駐足的時間會久一些。
花了大半天時間,逛完沈陽博物館,意猶未盡,算是第二天欣賞遼博的熱身吧。
看了手機地圖,沈博離我住的彩電塔酒店不遠,冬天的東北,有太陽就是好天氣,所以,步行幾公里回酒店。
我沒查彩電塔到底是個什么建筑,盲猜應該是電視塔之類的吧,看構造上面可能還有一層旋轉餐廳。
換以前,我肯定得求甚解,現在有所改變,一些不想了解或者覺得沒用得知識,就跳過,畢竟腦子能用的部分有限。
入住前,“張翰”老板很貼心的問過我,對房間有什么要求,我說,安靜就行。
他不僅幫我升級為影音房,還安排到“中間的頂層”。
我大概能明白什么叫“中間的頂層”,應該就是兩個高層間類似廊橋部分的頂層,風景好,安靜,又不算真正的頂層,但還是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日出和日落,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風景,兩者相比,可能更鐘情于日落。
日出的美,那是充滿未知和憧憬的開始;
日落的美,更多是輝煌絢爛后,慢慢褪去的結束。
落日無限好,只是時間短。欣賞過后,帶著點常規的遺憾,準備與老同學們也是發小們匯合,跟狗子姐、小磊哥一起吃個烤肉大餐,敘敘舊。
……未完待續……
文章到這里,別忘了右下角給本文點“在看”和“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