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月28日“七星連珠”的事傳得是沸沸揚揚,也許是因為《哪吒2》讓大家認為“六星連珠”會是個重大機遇,又或是歷史上出現N星連珠時通常也會伴隨一些巨變,于是大家便認為這種天象一定會伴生些重大事情的發生。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是這樣的,但和你想象中的應該也不太一樣。
本文除了會增加你最近熱點的談資,更會講到用占星術來解密這種現象的本質和影響,同時還會提醒大家日常中高頻犯錯的思維方式該如何調整。
首先來說,諸多地方都在傳這是77年難遇一次的奇象,但事實是如果以這次的標準來定義“連珠”,那么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種現象特別正常,幾乎年年都有兩次以上,一般為期5天左右。
比如去年的2月下旬和11月下旬日都有一次,前年的12月底還是8星連珠呢,不信大家可以在星象軟件上查看下,看看是不是這樣。
而且它們的跨幅都沒有像這次這么離譜,不需要轉動頭部就能看到整個連珠。
而這次則需要從最東方看到最西方才能看到它們的排列。
說這種現象是七星連珠,感覺有些過于牽強附會了,因為按照這種方式劃分的話,幾乎它們每天都在連珠。
再來說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占星。
相信許多人都以為占星看的是“八大行星”吧?
那如果我告訴你天王星是1781年發現的,海王星是1846年用望遠鏡發現的,你會有什么感覺?、
占星術至少是在2000年以前就有的。
你還覺得占星看的是“八大行星”嗎?
我們古人認為的主星是七曜,指的是日、月、金、水、木、火、土七個行星,也被稱為七政,命理學的七政四余就來源于此。
占星的時候雖然側重于主星,但還要看其具體位置落在哪個宮位,呈何種關系,而非是否連成一條直線。
大眾之所以覺得連珠天象記憶深刻,則是源于小說或影視劇經常拿這種便于理解記憶的方式來進行演繹。
另外,歷史上雖然有些記載這種天象會伴生著一些大事發生,但大多出現在野史當中,而野史為了更好的傳播,往往會將其表述的具有故事性。
當然,正史中也有此類的記載,比如《史記·天官書》曾記載漢高祖劉邦登基時“五星聚于東井”,被解讀為漢朝天命所歸;《新唐書》中記載唐中宗復位時五星聚紫微垣,4年后太平公主政變失敗,印證“祥瑞需德配”。
這是源于古人做事總喜歡講究個名正言順,更喜歡以“天命所歸”來敘述政事的演變,尤其是歷代帝王尤為喜歡“君權神授”。
所以對于具有故事性的記載要懂得分辨其中的邏輯。
那么有人估計會問:“那么占星所做的預測都是騙人的?”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老讀者應該都知道顯明的專業是什么了,別說是占星了,有時也會用云占、物占等等,占卜的方式多種多樣,并不局限于星占,更何況隨著時代的演化,觀天象的占星基本已經失傳,慢慢演變成了命理學,比如七政四余和紫微斗數都源自于觀天象的占星。
究其原因是因為夜觀天象必須等到夜晚,而且最好是天氣良好的情況下才能看到的更全面。
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人已經將每顆星會何時出現在哪個位置記錄的非常清楚,已經將何時會對哪些人產生影響推演成公式了,所以自然懂得觀天象的人就少了。
當然,觀天象也可以用來預測一些大事,不過由于其運籌帷幄的不如奇門遁甲、大六壬之類的詳細,慢慢也被沒落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再回歸到思維上來講講這么個事:連珠的影響其實非常大,只是這個連珠和你想象中的應該是不一樣的。
看過《三體》的朋友應該記得有這么一個橋段:里面的帝王看到天空中只有一顆太陽,以為是恒紀元,結果是三顆太陽和“地球”連成了一條直線,這種現象的引力疊加導致了巨大的地質災害,使這個星球的生態環境在短時間內被徹底摧毀。
而在我們的現實世界中,也發生過這樣的連珠,造成了當年的地震頻發。
比如2000年和2008年就是這樣的情況。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統計,2000年全球共發生了16.6萬次4.5級及以上的地震,單是7級以上的地震就發生了20次。
而08年則長時間出現水、火、土、日四星重疊近乎一點的天象,加上某些地層能量累積到爆發點,于是在那年汶川發生了令人悲痛的8級特大地震。
說到這想順帶提一句:那些所謂的玄學就一定是封建迷信嗎?為什么進入離九火運后地震頻發的次數就越來越高?
當我們觀察星象的時候會發現主星幾乎重合在一點的時間越來越多了,自然頻率也就越高了,有些玄學只是用了大眾不懂的方式來表達了事物的推演,咱們雖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一桿子打死全部,還是有不少地方是可以從中借鑒的。
之前我也說過,今年的震會比較多,幾乎都不會有重大影響,但是過了冬至后就必須重視起來了,尤其是處在地震帶的一些地區,盡量還是不要去這些地方旅游了。
有些話我不能說的太明,只要能救到人,我不怕自己背因果,但是我無法做到極其精準的位置,而且被定性為傳播謠言造成恐慌了也不好,所以寫到這還是回歸到思維上的問題吧。
人們常常有個不好的習慣,總喜歡把三維的問題放到二維上來看待。
比如天體運轉這個事,大家就以為拉成一條線的平面就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卻沒有考慮到天體除了上下左右還有前后之分,是個三維立體的空間。
另外還有一些人在咨詢我的時候總會問自己去哪里發展比較好,以為選擇了個有利于自己的地方就能讓自己實現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卻忘記了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由多方面引起的,你把控的越多得到的結果就會越好。
就像做答卷一樣,不可能因為一道題的正確你就會得到滿分,哪怕你某道題做錯了,但整體做的對比較多,一樣可以拿到高分。
再來說到工作和生活中,建議大家在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學會思維的轉變,千萬不要一條胡同走到黑,大多時候問題難以解決不是因為能力不夠,只是因為你的思維被局限了。
說到這我又不自覺地想吐槽下AI的算力和算法:許多人都以為算力就像是那唯一的一道題,卻忽略了思維上的算法會比算力更有優勢。
而且DS并不只是運用了注意力機制唯一一個優勢,而是把多種算法集合在了一起,它的算法不僅非常利于AI的進化,而且對我們人類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今后我會寫篇合集分享給大家,定會對大家未來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幫助,敬請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