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末,侵華日軍已經完全陷入了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日軍“中國派遣軍”高層為了延緩失敗的命運,竟然異想天開的想要向中共乞和,從而謀求所謂的“局部和平”。
為了能盡快實現這一目的,日軍主動釋放了關押在南京的地下黨員紀綱,并將乞和的意圖告訴了紀綱,希望他能夠帶話給新四軍。
紀綱被釋放后,輾轉來到了位于淮南地區(qū)的抗日根據地,見到了時任華中局敵工部負責人的揚帆。當紀綱說明來意后,揚帆大吃一驚,由于搞不清楚敵人的意圖,揚帆決定先對紀綱進行審查。
經過新四軍保衛(wèi)部門的再三審查,證明了紀綱并無變節(jié)投敵行為。隨后揚帆便將日軍想要乞和的情況上報。最后中央指示,由華中局派出得力人員赴南京與日軍高層進行接觸、談判,目的是搞清楚日軍的真實意圖。
這個任務最終落在了揚帆和紀綱的身上。1945年初,楊、紀秘密進入南京,開始與日軍接觸。日軍則派出了派遣軍總參謀長作為全權談判代表。
在談判過程中,日軍為了表現誠意,提出可以交出一名新四軍的叛徒。但揚帆經過慎重考慮,認為叛徒沒有什么價值,因此當場否決了這一提議。
談判結束后,紀綱告訴揚帆,當初在南京和他一起被捕的,還有一位叫汪錦元的同志,可向日軍提出釋放汪錦元的要求,借機試探一下日軍的誠意。
汪錦元生于1909年的日本,他的父親是江蘇人,母親則是日本人。需要說明的是,汪錦元的幼年和少年時期都是在日本度過的,他也因此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日語,這也為他日后打入汪偽政權埋下了伏筆。
汪錦元二十歲那年隨母親一起來到上海生活。1936年,汪錦元在革命思想的感召下,成為了一名中共地下黨員。
上海淪陷后,汪錦元根據組織指示,打入了偽政權,而后又利用自己日語流利的優(yōu)勢,成為了汪精衛(wèi)的日語翻譯。
在此期間,汪錦元獲取了大量的情報,有力的支援了抗戰(zhàn)。值得一提的是,汪錦元在汪精衛(wèi)身邊潛伏時,他的上線便是紀綱。
不幸的是,在汪精衛(wèi)身邊潛伏兩年多后,汪錦元和紀綱卻不幸暴露,被抓進了日軍的監(jiān)獄。
在長達一年多的囚禁生活中,汪、紀二人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揚帆正式提出了要求釋放汪錦元的要求。在日軍看來,這樣的要求不可謂不過分,但揚帆卻明確表示,只有釋放汪錦元,雙方才有繼續(xù)談判的基礎。最終,日軍方面還是同意了這一要求。
1945年5月,汪錦元被日軍秘密釋放, 同他一起釋放的,還有一個叫陳一峰的人。陳一峰也是打入汪偽內部的地下黨員。
汪錦元和陳一峰脫險后,隨揚帆和紀綱一起,返回了淮南根據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