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想起很多年前那個扶著美利達牌自行車,在胡同里摔得滿膝淤青的少年。如今很多騎友依然在騎行,只是身下的車換了十三次零件,而始終未換的,是車把上被磨得發亮的皮革——那上面浸透的汗水與指紋,比任何勛章都更接近騎行的本質。
當有人問我騎行的終極秘訣是什么,我總是想指向車座后方微微凹陷的褶皺,那里藏著的不是力量訓練的表格,不是變速器調試的參數,而是無數次想放棄時,用牙齒咬住車把繼續蹬踏的牙印,想想還是閉了嘴。態度從來不是掛在嘴邊的豪言壯語,它是凌晨四點路燈下拉長的騎行身影,是暴雨中依然向前傾斜三十度的脊梁,是膝蓋舊傷發作時往關節處多纏的那圈繃帶。
騎行教會我以大地為尺丈量意志的刻度。當柏油路面在正午曝曬下蒸騰起扭曲的熱浪,有人選擇樹蔭下擰開冰鎮汽水,而我選擇將水壺里最后一口水分三次潤喉。這不是自虐式的苦修,是深知每一滴汗珠墜入塵埃時,都在重塑骨骼的密度。風阻從來不是敵人,它是天地贈予騎行者最公平的考驗——你以何種姿態破風,風便以何種力度托舉你的車輪。
有人把騎行當作逃離現實的出口,我卻視其為直面生命的入口。當心率飆升至極限值的剎那,世界會突然變得異常清晰:飛鳥振翅的頻率,野草擺動的韻律,甚至能聽見自己毛細血管舒張的聲音。這種極致的清醒,讓所有世俗的焦慮都淪為路旁的風景。騎行者的孤獨從不荒涼,后輪追逐前輪的軌跡里,藏著與自我和解的禪意。
那些在山頂張開雙臂的瞬間,我常想起車鏈斷裂在無人區的夜晚。月光下用鞋帶串聯斷裂的鏈條繼續前行,比任何勝利都更接近騎行的真相——真正的征服,從來不是翻越某座山峰,而是馴服內心那只總想掉頭回巢的怯懦之獸。騎行路上最險峻的陡坡不在318國道七十二拐,而在每一次想要停下時,說服雙腳繼續畫圓的內心博弈。
建議大家保持每周擦三次鏈條的習慣。棉布拂過金屬的紋路時,總能觸到歲月沉淀的包漿。騎行從不是對抗時間的競技,它是與光陰達成的某種契約:你給予它持續的律動,它回饋你不被磨損的熱望。那些在碼表上跳動的數字,終會化作眼角皺紋的走向,但胸腔里燃燒的火焰,永遠保持著初騎時的溫度。
當夕陽將影子拉成地平線上的箭矢,我知道明天依然會有逆風。但真正騎行者從不在意風向,我們只校準內心的羅盤。這世上本沒有騎不到的天涯,只有不愿再轉動的人生。車轍深處,皆是態度鐫刻的碑文,騎行,其態度是與堅持的一場私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