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無雙”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呼天喊地的期待聲中,《乘風2025》終于來了!在“百花齊放”的姐姐們中,47歲的倪虹潔格外亮眼。
辦到第六季的乘風系列,照理來說應該很難讓觀眾有「驚喜」和「意外」的例外了,但倪虹潔的一出現,讓大家歡呼:“早該請這位姐了!”
這位姐的爽文女主角才剛剛啟幕,精品長劇、豎屏短劇、綜藝全面開花的“祝無雙”時代要到來了。
進入2025年,由倪虹潔首次擔當監制兼主演的女性題材短劇《夫妻的春節》就成為全網第一部觀看人數破1億的精品短劇,現在的播放數還在不斷上漲中。
在合家團圓的除夕夜,倪虹潔飾演的陸遙,帶著一場極具現實主義風格的生活流的離婚大戲,拉開了春節的序幕。
當47歲的倪虹潔和25歲的柯淳在短劇賽道相遇,倪虹潔在《夫妻的春節》里展示出獨特的“時空折疊”表演技藝,將傳統電視劇中需要三集鋪墊的情感轉折,壓縮在90秒的超市對峙場景戲中,那些在長劇中她常年積累的表演勢能,在短劇場景中轉化為更具沖擊力的情感密度。
初見劇本的時候,倪虹潔評價這部劇是“爽文”,也在這里面看見了曾經自己婚姻的樣子,雖然對于看倪虹潔戲長大的觀眾來說,她的外表和記憶中別無二致,但整個人的氣場早已經煥然一新。
在《致1999年的自己》里,“祝無雙”和“呂秀才”出演一對恩愛的中年夫妻,讓人直呼夢回《武林外傳》。
在2023年年初的時候,倪虹潔接到喻恩泰的電話,“喲喲,喲喲!你要去《致1999年的自己》這個戲嗎?”“喲喲”是從2006年之后他們倆在拍攝《武林外傳》之后的加密「昵稱」。
《武林外傳》讓大家記住了一個敢愛敢恨的祝無雙,也讓倪虹潔在之后很長的時間內,一直都「敢愛敢恨」著。《武林外傳》爆火之后,劇中所有主演的演藝事業都上了一層樓,唯獨倪虹潔難以接受“爆紅”的身份,開始間歇性拍戲,到各地旅游,在云南經營客棧,一度消失在熒幕中。
她去結婚、當了全職主婦、生了一個孩子,后面又離婚,參演了《藍色骨頭》,不再別扭地去演少女,而是飾演了男主角的母親,她開始正視自己的演員身份,此后不斷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被撕開后又重塑了一個新的我”,重新找到了演戲的樂趣。
她的演藝之路,是螺旋式上升的,她也從來不囿于演藝圈對于“年輕的女性演員”的條條框框中,從《武林外傳》中青澀的祝無雙,到《老男孩》中病態焦慮的周洲媽媽,她不斷挖掘著新角色的生命力,從非科班到“角色容器”,需要的是天賦與努力的雙重加持,她曾坦言:“每個角色都是一次考試,而我必須不斷補課。”
在電影《過春天》中,她飾演一位掙扎于社會底層的單親母親,用克制的肢體語言和眼神傳遞出角色的絕望與堅韌。這種“不設限”的態度,讓她逐漸成為導演眼中的“角色容器”——無論是市井小民、病態母親,還是職場女性,她都能通過細膩的表演賦予角色真實的呼吸感。
為了演好一個普通的主婦,倪虹潔會深入社區體驗普通主婦的日常,甚至記錄下她們說話的語氣和習慣性動作。這種笨拙卻真誠的“方法論”,讓她的表演始終帶著生活的溫度。
當你覺得她只能演這種普通婦女、市井兒女,她搖身一變成為《愛情神話》里的格洛瑞亞——有錢有閑的豪爽富婆,風情不羈又敢愛敢恨,風姿綽約地坐在一堆學畫老人中間,這樣的倪虹潔“不要太靈哦~”
她也會面對爭議,她的選擇也值得玩味。在2024年的話劇《杏仁豆腐心》中,倪虹潔嘗試完全摒棄臺詞設計,僅靠即興反應推動劇情。這種“去技巧化”的表演實驗,讓她再次獲得評論界的認可。
一位劇評人寫道:“當她不再‘演’,而是真正‘成為’角色時,那種真實的破碎感足以穿透舞臺。”這種從“表演者”到“創作者”的身份轉變,或許是她突破困境的關鍵——將角色詮釋權從導演手中部分收回,通過即興創作賦予表演更鮮活的維度。
在流量至上的娛樂時代,倪虹潔以痛苦的自我顛覆證明:長紅不是固守安全區,而是敢于在時代浪潮中重新定義表演的邊界。
在數字化時代,倪虹潔積極擁抱新的演藝方式,用更加貼近年輕人的方式去跟更多觀眾建立緊密的聯系。
正如她在微博寫給1999年的自己的那句話: “你真棒啊,不要怕,未來的你會活成更好的模樣。 ”把這句話,送給更多還在試煉期的女性,相信自己的可能性,會發出更多耀眼的光芒。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 豆瓣 /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