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抱著孤注一擲的想法來的,好在現在最難的一關順利過了。瑞金果然值得我們信任。”見到婷婷(化名)時,她笑容燦爛,一點都看不出剛剛闖過“鬼門關”。
從家族乙肝到晚期腸癌,從化療曙光、轉移陰霾到成功手術,婷婷的抗癌故事還要從去年7個月前講起。
1
癌癥突襲:
在希望和絕望間走鋼絲
婷婷今年剛剛34歲,她從小就患上了乙肝,長期服用抗病毒藥,沒想到,2024年7月乙肝隨訪檢查時,她又被告知罹患“肝臟腫瘤”。隨后的腸鏡報告顯示乙狀結腸腺癌,就是它導致了婷婷的肝臟出現了多發轉移病灶。
“這是腸癌肝轉移,IV期。”醫生的話像一記重錘,砸在婷婷和家人心上。病例上的分型,宣告著她的病情已經進入晚期。醫生建議她立即開始化療?!皠傊赖臅r候,完全是懵的,想不通這么年輕咋就得了這么嚴重的病,我也就是有點反胃犯惡心?!辨面脹Q定聽從醫生的意見,立即化療,拼盡全力與病魔抗爭。
十二次化療讓婷婷體會到了什么叫“向死而生”,好在在家人愛意陪伴下,她挺了過來。治療后結腸原發病灶明顯退縮,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然而肝臟情況卻不容樂觀。化療雖然控制了部分轉移瘤的生長,但肝臟內腫瘤布滿各處,像一顆顆定時炸彈。醫生告訴她,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案,但難度極大——腫瘤不僅數量多,分居左、右兩個半肝,還像寄生藤蔓一般纏繞著關鍵血管。“當地醫院說做不了。”婷婷的丈夫回憶道,“我們不想放棄,四處打聽知道好幾個重病患者都是在瑞金醫院治好的?!北е詈笠痪€希望,婷婷直奔上海瑞金醫院。
2
三維重建:
推演生死,挑戰極限
“右半肝幾乎被腫瘤吞噬,左半肝內的轉移灶嵌在血管網中,用肝臟八段分割法來說,幾乎每一段都有至少一個腫瘤。其中最大的近10cm?!?/p>
“患者的情況進行傳統手術方案,需要切除近80%肝臟,但剩余肝臟體積必須大于30%-40%才能避免術后出現肝衰,手術難度極大?!?/p>
“或者可以先兩步切肝法(ALPPS),需要第一次手術先結扎右側門靜脈,待左肝體積明顯增大后再二次手術,但手術創傷大,風險高,肝臟恢復期還有促進腫瘤生長風險。”
肝膽外科主任陳擁軍面前的磁共振影像,讓參加多學科會診討論的醫生們直搖頭,“簡直就像在豆腐渣工程上拆彈?!币环懻?,他們還是決定以患者安危為先,盡全力挑戰極限,拿下這場保肝手術。
術前利用三維重建確定最佳切除路徑
陳擁軍團隊啟用三維重建系統,將2D影像轉化為全息肝臟模型,AI自動標記出轉移灶的坐標位置。在虛擬空間里,醫生們反復演練,嘗試了多種手術路徑,最終精確計算出殘肝“安全線”,制定出最佳手術方案: 既要整塊切除右半肝并找出最適合的路徑保留重要血管,又要在左側肝臟進行精準剜除腫瘤,最大限度的保護好剩余肝臟的血供、體積,保證其正常運轉。
3
在肝臟上“雕刻”生機:
高科技助力,極限切肝
手術當天,楊宇塵醫生操作多影像融合導航系統(RVS)將多模態影像生成的術前規劃與患者的肝臟實時融合。陳擁軍主任帶領王俊青主任醫師、郝風節醫生,在超聲造影和RVS導航下,實現毫米級精度,超聲刀、電刀像繡花針般游走在血管和腫瘤的縫隙,上演了一場微觀世界的“拆彈行動”。在麻醉科、手術室的密切配合下,陳主任及團隊憑借著高超的技藝,耗時5小時,精準完整的切除了包括騎跨肝中靜脈、緊貼肝左靜脈等的16枚轉移瘤,經過精確的計算,保留了35%有效肝體積和門靜脈右前支、近端肝中靜脈等重要血管,成功完成手術。
新技術RVS(多影像融合導航系統)實現術中精準定位及導航
術后,婷婷肝功能奇跡般地穩定了,總膽紅素稍升高之后也很快恢復正常,術后一周即康復出院。
“腸癌肝轉移手術只有真正意義上的‘清零’,患者才能再大獲益;醫者竭盡全力,加上AI技術的加持,可以讓更多患者重獲新生。我們始終以患者為中心,每一次的冒險,不斷攀登醫學高峰,都是為了點亮更多生命之光?!标悡碥娬f。
門診信息
肝膽外科
陳擁軍 主任醫師
總院專家門診: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王俊青 主任醫師
總院專家門診:周三下午、周四下午
楊宇塵 醫生
總院肝膽胰專病門診:周二上午
郝風節 醫生
總院肝膽胰專病門診:周五上午
歡迎轉發點贊
文、編丨祁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