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徐州市賈汪區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擴大解紛“朋友圈”、夯實解紛“主陣地”、打造解紛“終點站”為抓手,在訴前、訴中、訴后三端齊發力,全方位搭建“預防在先、全程化解”的立體化多元解紛格局,激活基層治理“一池春水”!
“做實全鏈條司法銜接,構建‘源頭治理、實質解紛、訴后延伸’的閉環善治模式,努力將矛盾吸附在當地、糾紛化解在萌芽、問題解決在基層,實現社會和諧和法治建設的雙贏?!辟Z汪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馬伯亞如是說。
聚力!
織密解紛“共治網”
一直以來,賈汪法院不斷解碼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新思路、新方式,強化與政府部門、基層組織、社會力量聯動對接,拓展“法院+N”的共治網絡,致力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訴訟“前端”,為轄區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感謝你們用心調解,大大節約了我們的時間成本、訴訟成本!”一起合同案件調解后,當事人難掩感激之情。
某材料公司訴某工業公司運輸合同糾紛,被告因公司回款壓力,拖欠貨款110余萬元一直未支付,原告將其訴至法院。賈汪法院收到該案后,發現原、被告均系轄區內企業,且原告為商會成員,遂主動聯系并邀請賈汪區工商聯介入調解。最終,在法官專業技能過硬與商會熟悉企業的優勢加持下,雙方最終達成1年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一起涉企糾紛被快速化解。
2023年,“賈汪區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掛牌成立,是商會調解機制與訴訟程序的有效銜接,賈汪法院多次為調解員授課。經過2年的建設與完善,通過商會實質參與調解、司法專業特長發揮、調解員技能提升,逐步搭建起“速度快、優勢顯、效率高”的定分止爭“快車道”,推動涉民企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2024年,“法院+商會”調解模式成功分流案件227件。
孟昭義法官退休后發揮余熱,利用善解“死扣”、善化“心結”的優勢,以及寶貴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法律知識,努力實現矛盾糾紛一次性、實質性化解。在賈汪法院,這位“專家門診”已經成為一道靚麗的新“楓”景。
近年來,賈汪法院緊緊牽住訴源治理牛鼻子,創新打造“網格吹哨、人民調處、法庭跟進”解紛模式,開展“無訟村居”創建工作,力爭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成訟”。
與此同時,賈汪法院持續推進“融合法庭”建設,在每個鎮級轄區內設置固定聯系法官1名,以實體化場所為支點,以數字化平臺為依托,通過一根網線、一塊屏幕將司法服務載體和觸角向社會治理末梢有效延伸,把法律咨詢、調解指導、普法宣傳等司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另一方面,“融合法庭”也不斷完善與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之間協同聯動機制,通過資源融合、力量聚合,推動法治力量下沉共享,以高質高效的服務為基層社會治理增效賦能。
專業!
深耕解紛“主陣地”
隆冬的一個早晨,周老漢與妻子略顯激動,他們向法官趙妍爽贈送錦旗并鞠躬致謝……這一幕背后承載著一個“困境中的曙光”的故事。
塔山法庭在轄區某村就地巡回審理了一起涉農金融貸款合同糾紛案件,吸引了廣大村民旁聽。周老漢與某銀行簽訂《農戶貸款借款合同》,向銀行借款60余萬元用于種植大蒜及草莓,約定2年內償還。
受草莓種苗質量的影響,借款到期后,周老漢無力償還借款及利息,某銀行遂訴至法院。趙妍爽了解案情后通知雙方到庭。周老漢表示農產品收成銳減,希望能延遲還款時間,以緩解目前的生產經營困境。
案件明晰后,趙妍爽決定從利于發展農業、重拾生產經營信心的角度調停。在緊扣法、理、情等多個角度多次做雙方工作后,當庭達成延期還款的協議。據悉,周老漢在年前已順利還上貸款,農產品經營欣欣向榮,過上了一個舒心年。
本案是賈汪法院打造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積極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之一。塔山法庭根植于鄉村沃土,將一站式訴訟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打造“多元解紛+巡回審判”工作模式,同時注重“售后服務”,加強判后釋疑、履行督促,貼心服務群眾,把法理講透、事理講明、情理講通,努力讓涉農糾紛“軟著陸”,以“小法庭”助推鄉村振興。
2022年7月30日天降大雨。凌晨時分,某小區業主發現排水泵不能工作導致其負一層房屋被淹。業主認為,物業公司存在明顯的管理失職和不作為,應對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故起訴至法院。
法庭上經查明,事發時雨水井的水泵并未正常運行,且原被告實際形成了事實服務關系,故原物業服務合同繼續有效,物業對案涉樓棟排水泵負有維護和維修的義務,酌定物業公司賠償其損失4000元。庭審結束后,涉案業主主動繳納了拖欠的物業管理費用。
打鐵還需趁熱,賈汪法院在此契機下,邀請區城管局、街道、55個小區38家物業公司開展座談,探索解紛最優路徑。
據統計,2024年,賈汪法院審結涉及住房、醫療、物業、農民工工資等民生案件6479件,判公案件、判暖人心。
延伸!
畫好解紛“同心圓”
辦好案件只是“治標”,在裁判后強化職能延伸,及時為社會治理“把脈開方”,才是治本之策。
2024年11月2日,韓某向法院送來書寫著“公正司法、廉潔高效、盡職盡責、為民解憂”的錦旗。更令大家沒想到的是,前來送錦旗的韓某,此前是一名“老信訪”。
時間回溯到2012年,石某訴韓某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被告未按照生效法律文書履行義務,石某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涉案房地產及土地附屬物因無人競買最終以流拍價157萬元抵給石某。后韓某以出借人石某存在虛假訴訟為由請求法院對原審案件重新進行審理,想要回被抵債的房產。為此,韓某走上了多年信訪之路。
在了解韓某訴求并依法審查后,賈汪法院對該案啟動執行監督程序,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聽證、協商,多次到房產管理部門調查涉案房屋情況。在反復協調之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這件信訪老案得到實質性化解。
2024年3月1日,在大吳湖里產業園,一場法治講座正在進行;與此同時,賈汪法院少家庭堅持每年制定全年“家事+少年”普法計劃,選取“法護花季”“護航青春”等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深入轄區企業,傾聽企業心聲,解答疑難困惑……2024年以來,40余名法官及助理實地走訪轄區企業120余家,通過問需納諫、把脈施策,及時提供司法服務,助力經營主體健康有序發展。賈汪法院還采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在線普法:賈汪拾話、法官說法、小案例大道理等系列“云上”法治課收獲廣大群眾一致好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