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哥說新股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近期,A股公司赴港上市又有大消息!
上周,共有和輝光電、晶澳科技、三一重工、杰華特4家A股公司公告赴港上市計劃;2月24日,天岳先進也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尋求港交所主板上市。
2025年以來,已有19家A股上市公司迎來赴港上市的新動向。(相關表格見文末)
其中,天岳先進、恒瑞醫藥、邁威生物、海天味業、三花智控、均勝電子、峰岹科技、安井食品8家公司遞表;赤峰黃金于2月18日通過聆訊。
格林美、南華期貨、先導智能、中偉股份、杰華特、三一重工、晶澳科技、和輝光電8家公司公告赴港上市計劃。
此外,還有東鵬飲料和紫光股份曾有市場傳言計劃赴港,但是尚未確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2024年至今已有34家A股上市公司籌劃或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食品飲料、電力設備等領域。
這兩年沖擊A+H雙重上市的公司中,絕大部分都是業績較為穩健的行業龍頭。
而上周公告赴港上市的和輝光電,近8年來連年虧損,累計虧損額高達122億元,此次赴港上市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接下來詳細探究一下和輝光電的情況。
01
專注于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領域,持續虧損
和輝光電成立于2012年10月,總部位于上海,控股股東是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背后的實控人是上海市國資委。
公司控股股東,來源:東方財富
公司的董事長傅文彪先生曾在上海壓縮機廠、上海電線電纜集團公司等多個企業擔任廠長或總經理職務,并于1997年出任華虹NEC副總經理,參與領導了國家“909工程”中國大陸第一座8英寸半導體工廠(華虹NEC)的建設與運營。
此后,他還擔任過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華虹半導體(01347.HK)董事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具有豐富的半導體相關產業運營管理經驗。
和輝光電主要專注于中小尺寸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在的行業為半導體顯示行業。
2023年,AMOLED顯示面板業務占公司收入的比例為98.95%。
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拓展產品的應用領域。
2014年和2015年,公司開始量產首款智能手機和智能穿戴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
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量產首款平板電腦類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
2022年量產出貨了首款車規級AMOLED硬屏產品。
公司部分產品應用領域,來源:A股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公司的產品在不斷研發推進,但是股價卻一直堪憂。
公司于2021年5月28日上市,上市當天即高點,近四年來股價震蕩下跌,自最高點至最低點跌去了約60%;拋開大盤本身的影響外,公司持續多年的虧損是重要的原因。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和輝光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21億元、41.91億元、30.38億元、36.9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45億元、-16.02億元、-32.44億元及-17.62億元。
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9.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1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5.14億元。
自有公開財務數據以來,和輝光電始終在虧損的泥潭中掙扎,2017年至2024年,公司8年累計虧損約122億元。
公司主要財務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02
持續高固定資產投入,急需赴港上市募集資金
關于虧損的原因,和輝光電在2024年半年報中稱,公司虧損主要是因為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具有技術密集性和資本密集性的特點,需要持續研發投入。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在于構建固定資產。
公司生產運營的固定資產投入較大,從項目建設到達成規劃產能、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益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因此在投產前期,由于固定成本分攤較大,行業廠商通常因單位成本較高而產生虧損,甚至可能存在產品毛利率在一定時期內為負的情形。
從2024年半年報的資產負債表來看,公司的固定資產高達188.23億元,占總資產的比重高達65.9%,此外還有48.37億元的在建工程。
由此,也帶來了大額的固定資產折舊,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固定資產折舊分別為12.98億元、15.15億元、7.87億元,對生產成本和毛利率造成較大的壓力。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及負債狀況,來源:2024年半年報
和輝光電2021年于科創板上市時,募集資金合計約81.7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約80.02億元,主要計劃用于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所募資金已經花掉了60.32億元。
截至2024年半年報,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的進度仍未完成,未來仍需繼續投入大量資金。
由于公司尚未實現盈利,而固定資產仍需大額投入,目前賬上13.46億元的現金(截至2024年9月30日)顯得捉襟見肘,此時赴港上市募集資金就顯得尤為重要。
和輝光電公告稱,為加快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布局,增強公司的境外融資能力,提升公司高端AMOLED面板產品的產能比例,根據公司總體發展戰略及運營需要,公司擬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03
AMOLED行業前景較好,但是和輝光電市占率不高
OLED是一種電致發光器件,主要用于制造OLED顯示器。OLED發光的本質是將電能轉換為光能,OLED有機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復合產生可見光。OLED按照驅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無源驅動(PMOLED)和有源驅動(AMOLED)。
AMOLED作為新一代的半導體顯示技術,具有畫質優良、健康護眼、節能省電等優勢,并且在功能整合、環境適應以及形態可塑等方面更具可行性,代表了半導體顯示技術新的發展方向。
目前,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已獲得下游應用領域廠商的認可并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平板/筆記本電腦、車載顯示等領域的中高端產品。
根據IHS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球平板顯示市場規模約為1078億美元,TFT-LCD和AMOLED的市場占比在99%左右,其中TFT-LCD面板市場規模約為819億美元,占比約76%,AMOLED面板市場規模約為249億美元,占比約23%。
根據IHS的統計數據,至2024年AMOLED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37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15.66%,市場占比也將提升至41%,AMOLED面板的市場規模和份額將持續提升。
TFTLCD和AMOLED面板的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
競爭格局方面,和輝光電A股招股書顯示,2019年度三星電子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出貨量占據全球市場的比重為73.34%,而和輝光電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出貨量占據全球市場的比重為4.57%。
2024年半年報顯示,2020-2023年,和輝光電在平板/筆記本電腦領域的AMOLED面板出貨量連續四年保持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不過在全球手機AMOLED面板的市場中,華安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至2024年1-6月,三星電子份額逐步下降,國內相關廠商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但是和輝光電的市場份額仍然相對較低。
從投資的角度而言,制造業的第一性原理是成本,而降成本的核心在于規模效應,和輝光電目前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并不高,這對公司當下的經營業績構成一定的挑戰。
公司在A股招股書中稱,受產能限制和產品結構調整等原因,公司智能手機類產品主要以模組加工廠商及貿易類客戶為主、知名品牌廠商較少,而由于知名品牌廠商的產品需求較為穩定、貿易類客戶需求變動相對較大,因此公司報告期內的客戶結構可能導致公司客戶穩定性不足。
未來,和輝光電能否通過港股上市加快海外業務布局,提升公司高端AMOLED面板產品的產能比例,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盈利,我們持續保持關注。
關注公眾號格隆匯新股,獲取更多資本市場資訊~
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如需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二字,獲取轉載格式要求。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