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快速建設
高層建筑不斷增多
然而高層建筑一旦失火
火勢蔓延極快,救援難度大
容易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01
案例一
2024年12月11日,廣東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悅府二期住宅樓1棟一住宅內發生火災,接警后消防救援人員立即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事故造成1人死亡。
02
案例二
2024年2月23日凌晨,江蘇南京雨花臺區明尚西苑6棟發生火災事故,造成15人不幸遇難,44人在院治療。經初步分析,火災為6棟建筑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自行車處起火引發。
03
案例三
2022年12月1日,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一高層小區發生火災,部分居民冒險離家通過樓梯間、電梯向樓下逃生,但有的居民開門因樓梯間煙霧過大又返回室內,驚慌之下忘記關門擋煙,導致大量煙氣涌入室內,造成5死3傷。
什么是高層建筑?
高層建筑包括高層住宅建筑和高層公共建筑。高層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高層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單層公共建筑,包括辦公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建筑、商業建筑、體育建筑、醫療建筑、交通建筑、旅游建筑、通信建筑、宿舍建筑、公寓建筑等。
高層建筑火災有哪些特點?
01
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
易燃可燃外保溫材料成為高層建筑火災的重要“幫兇”。我國從2005年開始推行建筑節能政策,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外墻增加保溫層,由于以前對外墻保溫材料危險性認識不足,對材料的燃燒性能并無明確規定,當時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硬質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這些材料極易引燃且蔓延迅速,燃燒后產生大量有毒煙氣,火災危險性很大。
02
“煙囪效應”
“煙囪效應”致使高層建筑火災迅速蔓延。“煙囪效應”是指戶內空氣沿著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煙氣通過樓梯間、管道井、玻璃幕墻縫隙等部位以3-4米每秒的速度豎向蔓延,可以將整個建筑物迅速引燃。
03
“風助火勢”
“風助火勢”造成高層建筑火災難以控制。據測定,在建筑物10米高處風速5米每秒;30米高處風速8.7米每秒;60米高處風速12.3米每秒;90米高處風速15米每秒,由于越向上風速越快,火災發生后往往會出現風助火勢、火借風威,越燒越旺的態勢。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
蔓延速度快、撲救難度大、疏散困難
一旦遭遇火災
我們該如何逃生?
要不要跑?
向上跑還是向下跑?
先別慌冷靜判斷很重要!
火場處在所處樓層上方怎么辦?
當我們確認起火點在所處樓層上方,樓道里沒有煙霧,毋庸置疑,請往下疏散逃生,盡量不要待在屋內,以防止火勢蔓延或遭遇爆炸等其他險境。同時,逃生時必須爭分奪秒,切勿貪戀財物,不要因為貪戀財物而延誤逃生時機。
在疏散逃生時嚴禁乘坐電梯,一定要走樓梯疏散,因為火災的發生常常引發斷電,一旦停電,人員會被困在電梯內,同時大量煙霧會向電梯井道內竄,使被困人員吸入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休克或者窒息。
火場處在所處樓層下方怎么辦?
如果著火層在所處位置下方,切記不可輕易嘗試突破著火層,應該盡快向避難層移動。如果有條件也可以用濕棉被包裹身體,彎腰低姿態移動。
如果不能到達避難層或者樓頂被鎖,應該盡快選擇躲避位置,選擇躲避位置時,要盡量靠近建筑主要通道的房間,以便救援人員到達后第一時間發現場景。
小福猩提示:避難層指在發生火災時用來緊急避難的樓層。一般在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都會設置避難層。
火到門前如何應對?
如果著火點距離我們很近,出門前一定要觸摸門把手,假如摸門把手已感到燙手,此時開門火焰勢必迎面撲來,應退回房中,用床單、被罩等浸濕后封堵門縫,在窗邊尋求救援,白天揮舞鮮艷衣物,晚上揮舞電筒或敲擊金屬盆等。
記得點贊和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