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在我評論區里說“相親不就是……”“你都來相親了……”“你要是……何至于淪落到相親。
都快成罵人的代名詞了。
這些人腦子里的相親,基本上就跟發對象一樣,而且還不是發的啥好對象。
都是別人挑挑揀揀剩下的,沒人要的,趕緊來相親市場,快速匹配一下,完成結婚的歷史使命。
咋說呢,這個想法,給人一種捉襟見肘的感覺,好像一切都還停留在大家吃不飽穿不暖,活著就是為了成為宏大敘事里的工具人那個年代一樣。
那個思想,好像社會發展沒帶上他一樣。
我媽那個年代,找不同縣的,都算遠嫁了,大家活動的地方就這么大,池子里就這么多人,魚找魚蝦找蝦烏龜配王八。
你要是不結婚,在這個池子里,你就是那個標新立異的王八。
你要想結婚,這個池子里王八就那么多,瘸子里面挑將軍。
圈子越小,人對圈子的依賴性就越高,而結婚,已經成了一種服從性測試,結了,才能在這個圈子里生存下去。
現在不一樣了,圈子大的離譜。
以前是池塘,現在是汪洋大海,選擇簡直不要太多。
這個時候,相親,可就不是之前熟人社會那一套了。
大部分人腦子里的相親,還是父母親戚介紹,然后倆人在縣城的某個餐廳里見一面那種。
熟人介紹的好處,就是所謂的知根知底。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那就知根知底和知根知底,是不一樣的。
父母親戚眼中的知根知底,是知道對方父母是干什么的,對方家里大概什么情況,什么工作什么學歷,然后到此為止。
他們覺得,夠了。
相親嘛,看的不就是這些,至于人本身,過日子,都差不多。
比如你媽打探到,自己的某個同事的二姨夫的傻傻親戚,單身,還在找對象,打聽了一下條件,覺得可以,就開始撮合了。
非常自信地給你推了過來一個微信,讓你加上聊聊,然后安排兩個人見一見。
家長的想法是,條件不錯啊,這你肯定能看上。
然后孩子去見了,開始去了解自己的“知根知底”。
結果接觸下來才發現,對方不管是三觀、性格、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等等方面,自己都不喜歡,待在一起就難受。
回到家跟父母說,不行,父母只會表示不理解。
人家多好啊,有這個有那個的,就這條件,你怎么能不喜歡呢?
發展到最后,就一句話:
“你就是太挑了”。
有相當一部分人來相親,就是沖著發對象來的。
兩個人往桌子上一坐,條件一擺,互相看一看聊一聊,行就繼續,不行就拉倒拜拜下一個。
然后一步一步,見面幾次確立關系,什么時候正式見家長,什么時候訂婚,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懷孕,有一條清清楚楚的timeline。
這種相親,重點是結婚。
跟誰結都可以,但我一定要在多少歲之前,把這個婚結了,這個規劃不能變。
結了婚,有良心的,兢兢業業扮演著妻子或者丈夫的角色,把持不住自己的,該在外面偷吃還是會偷吃。
“你知道的,我們之間沒感情?!?/p>
運氣好的能先婚后愛,幸福一生。
運氣不好的,那就是雞飛狗跳的婚姻,和滿城風雨的你們倆。
這種婚姻,又有什么意思呢?
就像我之前說的,現在池子真的大太多了,大家的選擇也太多了。
但同樣,競爭壓力也大太多了。
以前矮子里面還能挑將軍,現在,高個子多了,大家都去找高個子了,矮子也就只能配瘸子了。
畢竟這個年代,沒有包辦婚姻了。
別的地方做相親,是什么樣,我不清楚。
至少,我做的這個相親專欄,是打著相親幌子的,以結婚為目的的自由戀愛。
我這個欄目,做了一年多了,到現在成功談上戀愛的,大概也就是個十幾對。
而成功結婚領證的,我知道的也就兩三對兒。
因為我從來不勸別人結婚。
我不會說為了讓你結婚,拼命在那兒苦口婆心地勸你,“差不多行了”“到年紀了”“再挑下去這輩子就完了?!?/p>
我不希望,在我這兒,成就任何一樁勉強的婚姻。
結婚,是因為遇到了那個想結婚的人,而不是為了結婚,找個人來填補結婚對象這個角色。
有些相親,就是為了結婚,跟誰無所謂,只要條件達到下限就可以。
但這種,要么是雙方都十分強大,對婚姻的需求,僅僅是形式或利益上的,可以沒有感情,只是各取所需。
要么,最后都會破裂,或者有名無實各玩各的。
我并不覺得2025年了,有任何一個人,真的需要這種婚姻。
雖然大家都在唱衰婚姻,但我還是衷心的希望,你要么走進一段幸福的婚姻,要么一個人度過幸福的一生。
總之,你要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