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如鐵,鍛鑄剛健風骨
箴言如炬,照見澄澈初心
紀錄片《中國官箴》(第二季)
聚焦七則垂訓千古的官箴
挖掘優秀行為規范
助力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七位中國書法名家
以橫豎筆畫勾連人生哲思
從筆鋒提按間悟處世之道
立心守正,毫端鑄就精神坐標
文以載道,書以載道
中國書法獨特的筆法、墨法和章法
將中國文化中的立心之本和處世之基
凝練于橫豎撇捺之間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借薛瑄《從政錄》中
“大丈夫以正大立心,以光明行事”
這一箴言傳達“守正”的要義
“大丈夫要做一番事業,要頂天立地
那這個心,它一定要正”
橫平如律,豎直似綱
一橫一豎立起不偏不倚的公正脊梁
吳為山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
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振濂
借覺羅?烏爾通阿
“士大夫欲為天地萬物惜生命
為百姓惜財力……
事從簡、用從儉”的箴言
在留白與疏密之間傳遞節儉之道
“年輕人更需要以儉為我們的生活標準”
筆勢收束處顯出對精神豐盈的追求
陳振濂 中國文聯副主席
凝天地氣韻于毫端
化哲思心境為墨痕
官箴文化與書法藝術
于虛實相生間
貫通形而上之道與形而下之器
成就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知行合一,紙筆丈量實踐邊界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
在書寫“為國之本,何莫由忠?”這句官箴時
闡述了對“忠”字的理解
“‘忠’字,是一個‘中’加一個‘心’
可以認為是忠心不二”
忠于國家,忠于職守
忠誠由情感演變為行為準則
孫曉云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葉培貴
書“居官惟以寡交為第一法”時
認為人際交往時應擇善而從
“選擇正直的、誠信的、博學多識的人交朋友”
葉培貴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
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主任張繼
援引《官箴集要》中
“為政者必以信為主,則民聽不惑,萬事立矣”的訓誡
強調通過日常的一言一行樹立自己的形象
“要真誠,講信譽,講信用”
點染廉韻,鉤連古今
一點一鉤藏著慎微警醒的處世之道
張繼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主任
“提按轉折”對應處世的分寸
如做決策時的審慎權衡
“力透紙背”象征篤行的精神
乃立信尚儉的務實印證
從書寫動作延展到實踐智慧
氣韻之間氣節長存
氣節長存,翰墨銘刻人格豐碑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西安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教授張勝偉
將《作邑自箴》中的官箴
“臨事當無心,無心則公,有心則偏”
再現于筆端
傳達出一心為公、大公無私的精神境界
張勝偉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西安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教授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七屆理事
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五屆副主席
北京國風書畫普及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孟繁禧
在“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的字里行間
詮釋“珍視名節”的價值觀抉擇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深藏于民族氣節中的人格操守回響千年
孟繁禧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七屆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五屆副主席,北京國風書畫普及教育學會名譽會長
中國書法藝術和為人原則
始終以“知行合一”為內核
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當翰墨丹青遇見千年箴言
點點墨色便有了千鈞重量
“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重點項目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
七集系列文化微紀錄片
《中國官箴》(第二季)
3月3日起19:30
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
和書法名家一同感受
筆鋒起落間
傳承千古的文化基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