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韓國擬在韓美軍演中測試生成式國防人工智能(GeDAI)
據韓國防部2月24日消息,韓國國防部將在韓美“2025自由之盾”聯合演習上測試其生成式國防人工智能(GeDAI)處理戰場數據的能力,以驗證該系統用于戰時任務的可行性。據悉,本次演習將還將收集戰場數據,訓練GeDAI快速準確進行戰場態勢感知并做出指揮決策,以提高戰時效率。
信息
美國斯坦福大學推出全新AI框架OctoTools,無需訓練即可讓AI實現高效復雜推理
據AIbase網2月24日消息,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推出全新AI框架OctoTools。OctoTools是一個模塊化、無需訓練且可擴展的框架,旨在通過動態、結構化的外部工具使用來增強AI的推理能力,推進了AI模型與外部工具交互方式的標準化。與以往需要預定義工具配置的框架不同,OctoTools引入已封裝了工具功能和元數據的“工具卡”,使AI模型能夠更高效地集成和使用工具。研究團隊在視覺、數學推理、科學分析和醫學應用等多個領域對OctoTools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OctoTools在性能上顯著優于現有AI框架,尤其在數學推理任務中,其準確率提升達到22.5%。
中國DeepSeek公司發布專為英偉達Hopper GPU打造的大模型加速器FlashMLA
據AIbase網2月24日消息,中國DeepSeek公司正式發布并開源其最新技術成果FlashMLA。FlashMLA是專為英偉達Hopper架構GPU打造的高效多層注意力(Multi-Layer Attention)解碼內核,并特別針對變長序列場景進行了優化,可顯著提升大模型推理性能。同時,FlashMLA通過對BF16精度的全面支持,以及采用塊大小為64的頁式鍵值緩存系統,實現了更精確的內存管理。在性能表現方面,基于CUDA12.6平臺,FlashMLA在H800SXM5GPU上表現突出:在內存受限場景下達到3000GB/s的處理速度,在計算受限場景下則實現580TFLOPS的算力水平。
中國北京大學研究團隊研發首個電磁空間具身智能體,推動電磁-賽博空間的人機交互
據MIT科技評論網2月23日消息,中國北京大學聯合科研團隊提出并實現了電磁物理空間的具身智能體metaAgent。該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構建起基于基礎大模型的電磁語義化表征與處理的控制模型,實現了電磁觀測信號向便于推理決策和人機交互的自然語言的轉化;二是提出語義可控現場可編程數字編碼超表面概念,在大模型支撐下實現了電磁物理空間的波束波形語義操控;三是構建起超材料具身智能體框架,并在物理層面實現了大視角、透視式、多尺度的數字空間-物理空間鏈接,在數字層實現了高穩定度的推理和任務規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光:科學與應用》(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
生物
美國諾獎團隊首次利用AI從零設計出具有天然活性的酶
據科學網2月24日消息,美國華盛頓大學大衛·貝克團隊首次利用AI從零開始設計了具有復雜活性位點的絲氨酸水解酶,成為酶工程領域的重要里程碑。該成果表明人們能夠設計出具有天然酶活性且有實際應用潛力的酶,并為開發更高效的催化劑和擴展酶的功能性開辟了新途徑。相關科研成果發表于Science期刊。
中國科研團隊為精準預測家牛雜交育種優勢提供新方法
據科學網2月23日消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團隊聯合國內外畜牧研究團隊,揭示了家牛雜交群體中線粒體DNA與核基因組的相互作用規律,并提出了基于核質互作的雜種優勢預測新方法。該研究突破了雜種優勢的遺傳機制難以預測的技術瓶頸,有望推動雜交育種技術進一步發展。相關科研成果發表于《分子生物學與進化》期刊。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推出農業實踐證據庫,可作為農業可持續性工具
據JRC官網2月21日消息,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推出了農業實踐證據庫。該數據庫匯集了不同耕作方法對環境和氣候影響的科學見解,并配有用戶友好的儀表板,允許用戶分析并獲取農業實踐數據,可為政策制定者、農民和研究人員提供可訪問的、基于科學的證據。該數據能夠支持可持續農業政策和實踐,幫助評估和設計改善環境和氣候可持續性的政策。
日本資助1190萬美元用于擴大糧農組織的應急和韌性活動
據FAO官網2月22日消息,日本政府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捐贈1190萬美元,用于擴大其在非洲、亞洲、歐洲和中東的應急和復原力活動。該項資金將支持14個關鍵項目,包括支持阿富汗小農戶、加強乍得糧食安全、援助莫桑比克流離失所家庭等。
特朗普敦促制藥商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否則將加征關稅
據彭博社2月22日消息,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在一次私人會議上警告,制藥商需加快將海外制造業務轉移到美國,否則將加征關稅。此外,特朗普政府正在推進藥品價格談判,但沒有承諾縮減拜登任期內的藥物定價規定。
能源
泰國公布核電發展戰略,計劃2037年前建成60萬千瓦核電裝機
據中核智庫2月24日消息,泰國能源部公布核電發展戰略,要求國家電力局(EGAT)加速推進模塊化小堆核電廠可行性研究,計劃通過先國有后民營方式推進核電建設。該戰略被納入泰國2036—2037年電力發展規劃,目標是2037年前建成60萬千瓦核電裝機。泰國能源部正在從兩方面著手為開展核電建設做準備:一方面建立健全小堆監管法規,泰國能源部將就此與和平利用原子能辦公室(OAP)和能源監管委員會(ERC)開展合作;另一方面建立國有示范先行機制,計劃由國家電力局率先建設運營首座小堆電廠,待技術成熟后,再向民間資本開放。
烏克蘭批準建立全國碳市場行動計劃
據Carbon Pulse 2月25日消息,烏克蘭環境與自然資源部長斯維特拉娜·赫林丘克宣布,內閣已批準建立全國溫室氣體排放交易系統(ETS)的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是“烏克蘭援助計劃”中“市場化碳定價機制”改革的一部分。行動計劃明確了時間表、任務和活動,并聚焦三大戰略領域,以確保ETS在烏克蘭的有效實施,包括:(1)準備階段(2025-2027年):搭建法律框架并開發必要工具;(2)試點階段(2028年啟動):開展碳市場試運行;(3)全面實施階段:在戰時狀態解除滿三年后啟動,以確保在經濟穩定復蘇背景下推行。斯維特拉娜·赫林丘克表示,ETS的實施是實現氣候中和的關鍵工具,也是烏克蘭加入歐盟的主要要求之一,該行動計劃將為烏克蘭參與歐洲排放交易體系做好準備。
海洋
美國參議院提出《2025海岸警衛隊授權法案》
據Ocean News&Technology網2月25日消息,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主席泰德·克魯茲、首席成員瑪麗亞·坎特韋爾以及參議員丹·沙利文等提出《2025年海岸警衛隊授權法案》,旨在通過撥款來進一步支撐海岸警衛隊在邊境安全、促進海上商業以及關鍵水域執法等領域的相關任務。該法案旨在對以下關鍵領域進行投資以提升海岸警衛隊能力,具體包括升級破冰船隊、繪制北極航線、提高海岸警衛隊威懾力;加強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等。
航空
朝鮮試飛新型“衛星-4”無人機,具備高空偵察和監視能力
據armyrecognition網站2月24日消息,朝鮮成功試飛“衛星-4”(Saetbyol-4)新型無人機。根據公開資料,該無人機在外形設計上與美國的“全球鷹”(Global Hawk)無人機高度相似,采用了與“全球鷹”類似的高空長航時設計,機身呈流線型,機翼較長,具備高空偵察和監視能力。據悉,此次試飛是朝鮮近年來在無人機技術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標志著其無人機研發能力邁上了新臺階。
美空軍授予普惠公司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用于為F-22戰機發動機提供維護服務
據TheAviationist網站2月22日消息,美空軍授予普惠公司一份為期三年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用于為F-22戰機機隊F119發動機提供維護服務。根據合同,該公司將為機隊約400臺F119發動機提供工程、預測、制造、采購和零件訂購等綜合后勤支持。據悉,美國F-22機隊共有約180架飛機,其中每架飛機使用兩臺F119發動機。F119發動機是全球首款專為超聲速巡航設計的噴氣發動機,能夠產生超160千牛的推力,支持F-22在約20千米的高度飛行。
土耳其Baykar公司完成新型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TB2 T-AI無人機測試工作
據TheDefenseNews網站2月24日消息,土耳其Baykar公司完成新型TB2 T-AI無人機測試工作。新型TB-2 T-AI無人機配備了人工智能系統和渦輪增壓發動機,增強了在高海拔和高速度下的作戰效能,同時提高了在復雜任務中執行自主任務的能力。該無人機可在30分鐘內上升至約9144米高度,最大航速每小時300千米,能夠自主識別和跟蹤目標,優化實時飛行路線,并執行全自動起飛和降落。
航天
美英澳“深空先進雷達能力”系統完成首個地面設施建設,預計于2027年投入運營
據airandspaceforces網站2月23日消息,由美英澳合作建設的“深空先進雷達能力”(DARC系統完成首個地面設施建設。該設施位于西澳大利亞埃克斯茅斯,于2023年10月開工建設,并于2024年12月完工,比原計劃提前三個月,目前正在進行任務系統集成和測試活動,預計于2027年投入運營。 DARC旨在創建一個全天候全球系統,用于跟蹤地球同步軌道(GEO)上的微小物體,以保護美國及盟國的關鍵衛星服務,并增強印度太平洋地區共同防御能力。
美國奎托斯公司完成高超聲速試驗臺第二次飛行測試
據Kratos網站2月20日消息,美國奎托斯公司于NASA沃洛普斯飛行基地完成第二次“高超聲速試驗臺”(HTB-2)飛行測試。此次測試旨在進一步評估該飛行器的性能范圍,驗證其作為低成本、快速配置的高超聲速實驗平臺的有效性。測試期間,HTB-2驗證了新機載技術,并收集了關鍵飛行數據,將為后續高超聲速技術設計驗證和性能評估提供支持。據悉,該飛行器代號“艾琳尼斯”(Erinyes),旨在作為測試平臺對下一代武器系統和攔截器的高速技術進行測試。
NASA授予BAE系統公司價值2.3億美元合同,為太空天氣項目研制航天器
據govconwire網站2月24日消息,NASA授予BAE系統公司價值2.3億美元合同,為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拉格朗日1系列太空天氣項目研制航天器。。該項目旨在持續監測日冕圖像和太陽風,預計航天器將于2029年和2032年發射。BAE Systems還負責太空天氣后續拉格朗日1任務,將搭載NASA的星際測繪和加速探測器發射。
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因二級故障,殘骸掉落至波蘭境內
據theregister網站2月24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承認,2月1日從加州范登堡天軍基地發射的“獵鷹”-9火箭在執行“星鏈”第11-4組任務過程中,火箭二級在滑行段出現發動機液氧推進劑泄漏,造成火箭飛行速度高于預定水平。為避免發動機在軌爆炸解體,SpaceX選擇清空二級發動機推進劑,結果火箭二級未能照常點火并受控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指定區域濺落,在地球引力影響下,火箭二級軌道高度逐漸降低,于2月19日返回大氣層并解體。多家媒體報道,該火箭二級于當日凌晨無控返回大氣層并經過北歐多個國家的上空,最終較大的殘骸掉落在波蘭境內波茲南市附近并造成財物損壞,當地農民要求索賠。
新材料
剛果總統允許美國和歐洲獲取該國關鍵礦產,條件是制止盧旺達在剛果關鍵礦產走私
據MINING.COM 2月24日消息,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費利克斯·齊塞克迪提議允許美國和歐洲獲取該國的關鍵礦產資源,條件是美歐制止盧旺達在剛果的關鍵礦產走私和掠奪。齊塞克迪的提議是繼上周美國對盧旺達前國防部長詹姆斯·卡巴雷貝實施制裁之后提出的,美國財政部將卡巴雷貝列為“盧旺達政府與M23的聯絡人”,M23是一個由圖西族領導的叛亂組織,已占領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主要城鎮,包括主要城市戈馬。
印度研究團隊研制出新型柔性吸波復合材料,可用于提升軍事平臺的隱身能力
據國防科技要聞2月21日消息,印度多所科研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柔性吸波復合材料,這種基于鈷取代鎳鐵氧體與丁腈橡膠的材料,在常用雷達波段(Ku波段)展現出卓越的微波吸收性能,可用于提升軍事平臺的隱身能力。實驗顯示,在特定厚度下,該材料能夠大幅削弱雷達信號的反射,吸收頻段也較為寬泛。這種高效吸波性能源材料優異的阻抗匹配特性和自然鐵磁共振損耗機制,使其能有效捕獲并耗散電磁能量。這項成果有望為軍事隱身技術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其在Ku波段的高效微波吸收能力,能夠顯著降低飛機、艦船等軍事平臺被雷達探測到的可能性,從而提高戰場生存能力。此外,相較于傳統隱身技術,該材料的柔性特性使其更易應用于復雜曲面,提升隱身設計的靈活性。
先進制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了3D打印制造的電噴霧發動機,適用于小型衛星
據3D natives 2月24日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3D打印制造的電噴霧發動機,適用于小型衛星(立方體衛星)。電噴霧發動機比傳統的化學火箭可更有效地利用燃料,特別適合在軌道上精確移動。研究人員使用了雙光子打印技術,以高精度的激光束生產出了精密的發射器尖端和均勻狹窄的毛細管,用于輸送推進劑。同時,研究人員使用數字光處(DLP)生產分配塊。通過微型投影儀將光投射到樹脂上,一次固化整個3D結構層,可以更快地生產更大的組件,并補充高精度雙光子打印以獲得更精細的細節。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