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詎知”是莊子的口頭語,是當時的南方話,戰國的時候所謂楚人,不全是后世所講的湖南、湖北,而是當時的中原地帶,當時的土話“庸詎知”,等于“怎么知道”的意思。“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我們所謂了解這個道,乃至這個天,不管是科學的,或者是形而上這個道體,怎么知道這不是人為的解釋呢!譬如宗教家解釋,天上怎么樣,上帝怎么樣,那是人為的解釋。宗教非常有意思,西方人的天堂,跟東方的完全不一樣;阿拉伯人的天堂,跟歐洲人的天堂也是兩樣,顏色不同,神的樣子也不同;中國人的佛穿中國的衣服,漢朝人塑菩薩,穿漢朝衣服,什么王母娘娘,這個外婆,那個公公,西王母,東王公,配搭一大堆,各有不同。
再看那些有神通的,外國人也有有神通的人,你去問他,我前生哪里人?他說你前生是希臘人、印度人,但很少說你是湖南人;因為西方人不曉得有個湖南,他意識境界里頭沒有。我們中國人說到你是什么投生的,或說你是高雄呀,或者你前生是個雞啊,鴨子啊,他也不曉得西方有個恐龍啊!所以不會講你是外國人投生到這里;這些談天說地的,都是人為的,沒有一個知識是靠得住的。
“所謂人之非天乎?”我常常講到中國政治哲學,或者哲學思想,什么人是哲學家?鄉下那些老太婆,一輩子沒有離家二十里范圍,端個板凳坐在門口看下雨,看牛回來,看到田里水漲,一輩子也只看過那么個境界;也沒有爬過阿里山,也沒有到過中央飯店那個圓頂上,都沒有;但是你問她,老太太,你怎么樣?很苦哦!是我的命嘛!認命了!這就是哲學家,所有哲學家都不及她。
所以說政治哲學,中國古代講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不管什么主義什么思想,都離不開這八個字;老百姓要求的是安居樂業,做到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就好。這都是哲學,都是人最起碼的話,“所謂人之非天乎?”它合于最高的道及天理。知識分子及宗教家所解釋的天堂,說你到我那里就沒有罪了,你不到我那里就有罪啦!那些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都靠不住,莊子早給你說明了。所以最平常的道理,最平常的東西,就是最高的真理。真理就在最平凡的地方,平凡就是最高的真理。
——《莊子諵譁》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后,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是由南師子女、社會賢達、眾多弟子共同發起成立,旨在求真、求實、求信的理念,與社會大眾共同分享南懷瑾先生的智慧。
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關于《史記》重要篇目以及司馬遷寫史之深意的講述,透徹而珍貴,對于現代人認知中國歷史乃至傳統文化的精深內涵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對于南師講述史記進行了系統化梳理,共分為三部分:第一章介紹司馬遷寫史的獨特奇絕之處;第二章對于史記重要篇目的解密闡述;第三章介紹現代人為什么要讀史。本書方便傳統文化愛好者更加深入地領會《史記》背后的深刻見解,更深層地領略讀史的重要意義,且能古為今用,提升智慧洞察力。
點擊“點贊”和“在看”
向更多人分享我們的文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