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曉陳妍希離婚”話題的評論區被“恭喜陳曉解脫”刷屏時,筆者恍惚以為穿越到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片場。
這屆網友拿的莫非是封建宗族劇本?九年婚姻被壓縮成“陳曉眼里沒光了”的短視頻集錦,恨不能將陳妍希塑造成現代版潘金蓮。
可當我們拆開這場全民“判案”的盲盒,里面積壓的“雙標”足夠養活十個情感博主。
一、顯微鏡斷案:當職場互動變成貞節牌坊
吃瓜網友給陳妍希“定罪”的兩大“鐵證”堪稱魔幻。
2013年《不二神探》劇組花絮里,她和文章在監視器前看回放時的手部動作,被截成“摸臀出軌”。
可是,當我們細看照片,手和臀部的距離分明還有很遠。文章的手應該正處于懸空狀態,并沒有“摸臀”。
當然,無論已婚還是未婚,與異性勾肩搭背本就是不妥當的。但是,根據這張照片就斷言“陳妍希出軌”,這顯然太過武斷。
倪安東2018年被妻子狀告出軌,因為傳聞中一句“形象情形”以及聊天記錄里的“我都要結婚了”,網友硬是把鍋甩給了已婚兩年的陳妍希。
這屆網友斷案堪比AI換臉技術——只要預設罪名,總能拼湊“證據”。
更黑色幽默的是,同樣用顯微鏡審視陳曉時,標準就自動切換為“為作品營業很正常”模式。宣傳劇集《云襄傳》時,他直接牽起毛曉彤的手登臺,評論區充滿了“喜歡”的聲音。
原來陳曉的“專業素養”和陳妍希的“不檢點”之間,只隔著一條染色體。這不是斷案,而是鬧劇。
二、眼淚指數經濟學:誰的深情更值錢
在這場離婚狂歡中,最值錢的硬通貨是“誰更可憐”。
陳曉在《夢華錄》里與劉亦菲的吻戲被夸“性張力爆棚”,而陳妍希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里的校服造型卻被翻舊賬成“裝純”。
陳曉擁躉至今還在用“陳曉眼里沒光了”當催淚彈,卻選擇性遺忘他婚前的緋聞史。
這種雙標定價體系下,陳曉的情史是勛章,陳妍希的過往是案底。
陳妍希說:“婚姻關系是自己和陳曉兩個人之間的事,只要他倆之間好就行,不用理會其他事情”,轉頭就被定義為“綠茶”。
而陳曉在采訪中直言“最幸福的介紹,莫過于‘這是我太太’”,立刻登上“好男人榜”。
原來在輿論市場,陳妍希的婚戀價值實行浮動匯率制。
三、審判狂歡背后的流量生意
這場全民判案的本質,是注意力經濟。
短視頻博主用“陳曉眼神對比”收割播放量,情感博主靠“渣女分析”漲粉,倘若直播帶貨用上“恭喜陳曉”的梗,估摸著營業額也得漲上一漲。
每個痛罵陳妍希的網友,都在不知不覺中為這場流量盛宴買了單。
當我們在“陳妍希滾出娛樂圈”的話題下激情開麥時,可能都忘了一件事:九年前祝福“過兒娶了小龍女”的,和現在刷“渣女”的,其實可能是同一批人。
這荒誕的輪回里,沒有人在意真相,大家只是需要發泄情緒。
說到底,明星婚姻本就像是場大型真人秀。我們以為自己在當評委,其實都是群演。當燈光暗下,陳曉陳妍希各自退場,留下看客們還在為劇本細節吵得面紅耳赤。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