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靜待花開來形容我在煎熬中等待孩子上岸和重啟,再合適不過。
高二的上個學期有多煎熬,世間都知道,是真的難于上青天,也是我在育兒路上遇到的前所未有的艱難和挑戰。
一個學期的閉嘴,一個學期的置身事外,一個學期在煎熬中慢燉。滋味是真的不好受,用盡了全力來改變自己,來疏導自己,而不是改變孩子和焦慮循環。
在極其艱難的等待和煎熬中,我反向呈現了另一種自救方式,那就是維穩自己,不管孩子。
明知道自己管不了,管了只會起反作用,只能閉嘴,只能用更多的時間來自我修煉,來療愈自己的恐慌、憤怒和焦慮與意難平。
練習松弛感是我每天,每周,每個月的核心點,用了大量的時間去散步,去運動,去讀書,去覺察和療愈自己那顆破碎又惶恐的心。
沒有老母親不愛孩子的,也沒有老母親不想讓孩子上進的,只是無法掌控的時刻,只能任孩子自己撲騰。
忍住想管的心,忍住想說的話,忍住想要將孩子掰過來的欲望,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
知行合一,是真的特別艱難,幾乎耗盡我所有的能量,用盡了我所能使上的全部力氣。
正念思維切換,積極心理學的學習與實踐,反向思維的重建,自我正念反饋,散步療愈,跑步療愈,能用的招,我都給自己用上了,才能穩住自己沒有崩潰,沒有焦慮。
松弛感育兒說得簡單,做起來是真的難啊。尤其是看著孩子在頹廢的路上高歌猛進時,是真的煎熬和哭也哭不出來。
這個時候,要勸自己放手和置身事外,是一種很反人性又不得不去做的最優選。
疼有多徹底,煎熬有多難耐,花開的時候就有多珍惜。
經歷了一個學期的磕絆,這學期兒子的狀態重回巔峰,完全打開了心結,調整了自己的節奏,重啟了目標,也開始認真學習。
而這一次,不是我讓他學習,也不是他為了我而學習,而是他心甘情愿想要為自己學習。
肉眼可見的是周測的成績有了質變的躍遷,孩還專門提醒我關注他周測成績的變化,這樣我就相信他是真的好好聽課,認真寫作業了。
并且孩子還跟我反饋,自己找到了學習的沉浸狀態,無論是課堂還是寫作業,都覺得很開心而且一點也不覺得累。
因為學習的時候很放松,在輕松的狀態中去聽課,去寫題,自己是不難受,而且越學越覺得挺有趣,也覺得蠻快樂和有成就感。
每天上課就專心聽課,下課就寫作業,空閑的時候就跟同學去踢球,每天的生活過得忙碌且充實,自己蠻喜歡校園生活的。
真的超級不容易,才等來了這一天。跟孩子之前總抱怨學習太辛苦,一上課就犯困,沒精神,學習覺得特沒意思的狀態相比,這個學期無論從情緒、狀態還是學習質量上,都全面提升了。
老母親有點喜極而泣,太不容易了。等了好久,終于等到了今天,夢了好久,終于把夢實現。
是的,我要繼續堅持閉嘴和松弛感,要繼續做好課題分離,要繼續為孩子積極賦能,而不是拿自己的自以為是拖孩子的后腿。
在孩子經歷從擺爛到上進的過程,總結一下,我只做好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克制表達,完全閉嘴。
孩子在成績驟降幾百名時,我完全沒有指責,也沒有嘮叨,更沒有秋后算賬。
即便我心知肚明,也一句都不多說,孩子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試錯和選擇,等他知錯后自己修正。
第二件事:釋放焦慮,維穩自己。
孩子一個勁擺爛,我當然會擔心和焦慮。
但我也告訴自己焦慮和擔心不解決任何問題,即便我無法解決孩子的問題,無法改變孩子,起碼我可以釋放自己的焦慮,我還可以改變自己。
所以在孩子最擺爛的時候,我并沒有試圖去改變孩子,而是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改變自己和修復自己。
第三件事:接納寬容,靜待花開。
接受不能改變的,這是我教育孩子的一個理念。
既然我說了也改變不了孩子,那就接納事實,接納最糟糕的情況,而不急著糾錯。
雨總會停,風總會轉向,而孩子總會知錯能改,用時間和耐心去等待花開。
松弛感也是我這一年來重要的一個踐行,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去愛孩子,去表達愛,去傳遞愛,孩子肯定會越來越積極向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