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團隊創新采用微創手術方式,
為一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進行外科治療,
效果如何呢?
省一院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為阿爾茨海默病提供治療新選擇
77歲的路女士(化名),4年前確診了阿爾茨海默病。近一年來,她的病情加重,認知功能明顯下降,需要家人24小時貼身陪護。為了改善病情,家屬帶她來到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就診。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周帥:“患者近一年來,記憶力下降特別明顯,然后時常還會發脾氣,從她的CDR(臨床癡呆評分量表)評分來看,她的阿爾茨海默病分級應該是在中度。”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多發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主要特征包括進行性的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傷。目前,該病無法治愈,主要依靠藥物或心理治療等方式控制病情發展。近年來,國內陸續有醫療團隊將手術方式應用到該病的治療當中。為了幫助路女士,與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后,省一院神經外科團隊決定為她實施超顯微鏡下頸深淋巴-頸靜脈吻合術,即"疏爾術"進行治療。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周帥:“如果把人的大腦比喻為一個精密的城市系統的話,那么城市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生活,我們大腦也會,包括一些β淀粉樣蛋白,還有tau蛋白,這些是大腦產生的。這些蛋白的異常沉積,就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正常人,這類毒性蛋白可以通過腦淋巴系統等排出腦外,而阿爾茨海默病這一類患者,可能由于排出系統受損了,這一類蛋白排不出去。我們手術,相當于給這類病人重新建立第二套排污系統。”
垃圾
垃圾
2月22日,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路女士頸部打開了4個微創切口,在熒光造影的導航下,醫生利用超顯微鏡,將路女士的淋巴管與頸部附近靜脈進行了"搭橋",成功實現了腦內淋巴液的引流。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周帥:“腦子里的淋巴是通過頸部淋巴來回流,原來那套系統排不出去,那就從靜脈開始排出。我們把淋巴管和靜脈進行吻合之后,肉眼是無法看到淋巴是否流入靜脈的。那怎么才能看到,我們就通過一種特殊的顯影叫熒光造影,把熒光劑打入體內之后,通過淋巴結的吸收,淋巴結顯影之后 ,就發現淋巴液能快速流入到靜脈。這就給手術一個非常客觀的評判標準,不僅吻合成功了,而且還通暢了,使我們的手術更加精準。”
在熒光定位引導下開展頸深淋巴-頸靜脈吻合術,這在省內尚屬首次,最終,手術歷經4小時成功完成。
患者記憶 情緒功能均有改善
手術需滿足相應條件
術后第四天,路女士就能出院了,
手術效果怎么樣?
這個手術又都適用于哪些患者呢?
術后第三天,記者在病房見到了路女士。她的家屬說,這兩天路女士的情緒有明顯改善,認知功能也有一定恢復。
患者家屬:“特別是昨天晚上是最好的,明顯感覺要比原來好得多,情緒上不像原來那么浮躁了。”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周帥:“從這兩天的觀察來看,還是有一定改善,具體表現為對親人的名字,能夠回憶起來, 能夠說清楚了,當然,眼睛也有神了,這也是一個改善的表現。”
醫生介紹,從臨床研究來看,該手術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和行為等功能可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尚無法治愈。開展這項手術也需滿足相應條件,部分老年癡呆患者就不適用這一手術方式來進行治療。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周帥:“老年癡呆并不等同于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分很多類型,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所以我們做這個手術必須是確診了阿爾茨海默病,而且是藥物治療無效。在這基礎上,病人是一個中重度患者,這類患者是適合來做這一類手術的。”
此外,患者的心肺功能還需達到全麻手術耐受條件。醫生提醒,阿爾茨海默病雖無法治愈,但可以通過綜合治療減輕病情,延緩發展,如果家里老人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就診,及早干預。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周帥:“家里的老人,早發的癡呆,這類人群如果出現記憶力下降,尤其近段時間記憶力下降得非常明顯,日常生活能力受影響的時候,還有甚至出現精神行為癥狀的時候,比如突然抑郁了或者容易發脾氣,焦躁,焦慮等等,這類患者建議去專業的醫療機構,先去確診,到底是不是阿爾茨海默病。”
記者:方圓 高敏濤
編輯:侯婧
責編:施凌清 王云
主編:閉超
終審:梁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