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走的是兩條不同的軌道,在待遇和權益保障上存在較大差距。但現在情況變了,隨著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和政策的推進,二者之間的身份壁壘漸漸被打破,民辦學校教師和公辦學校在職在編教師正在實現同權同待遇。
1)
像山東省,就在2024年出臺了關于開展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養老保險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待遇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在全省啟動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試點;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可參照公辦學校教師標準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廈門市在去年發布的《關于做好2024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中提到:
普通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及教研、電化教育、校外教育機構等從事教育教學和研究工作且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在職在崗人員,在職稱評審方面不區分公辦民辦,民辦教師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參與評審。
還有濟南市,也提出適時開展非營利性民辦中小學教師社會保險與公辦中小學教師同等待遇試點。
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同權同待遇,有助于打破身份壁壘,提升民辦教師的職業歸屬感。在山東試點地區,民辦教育系統的優秀人才開始回流,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也得到了提升。以某民辦學校為例,在實施養老保險同等待遇政策后,教師流失率從之前的每年15%下降到了5%,新入職教師中碩士學歷占比從原來的10%提高到了20%。在濟南,民辦教師參與培訓和科研項目的積極性大幅提高,過去一年,民辦教師在省級教學比賽中獲獎數量比上一年增長了30%。
2)
民辦教師是我國教育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扎根基層,為普及教育、提高國民素質付出了辛勤努力。在偏遠山區,許多民辦教師憑借著一腔熱血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學,為當地孩子打開了知識的大門。
但由于身份的差異,民辦教師的待遇普遍沒有公辦教師那么好(少數貴族式民辦學校除外),民辦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認同感因此受到了影響,這不利于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所以不少地區和相關部門都出臺了政策,從頂層設計上為民辦教師權益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讓民辦教師看到了與公辦教師同權同待遇的希望。
應該講,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在職稱評審方面的法律地位目前已完全平等,且在職業發展通道上享有同等機會。但在薪資水平、社會保障及穩定性方面,民辦教師仍面臨結構性差異。而且,在落實民辦與公辦教師同權同待遇的過程中,我們也面臨不小的挑戰。部分民辦學校受資金限制,在提高教師待遇方面存在困難;一些傳統觀念認為民辦教師不如公辦教師,導致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阻力。
但這些問題并非不可克服,未來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細化,以及各地的積極實踐,民辦教師與公辦教師之間的身份壁壘將會被徹底打破,大家都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享受一樣的待遇,并為同一目標奮斗。
今日話題:你認為實現民辦教師和公辦教師同權同待遇,大概需要幾年?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