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瘤》雜志近日發表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奧布替尼治療B細胞淋巴瘤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24年版)(以下簡稱“奧布替尼共識2.0”)。該共識由全國30多位淋巴瘤專家歷時7個月編撰,旨在滿足淋巴瘤診療的臨床需求,更好地指導臨床規范用藥,讓更多淋巴瘤患者獲益。
我國已有數萬名B細胞淋巴腫瘤患者接受了奧布替尼的治療。奧布替尼共識2.0在2021年《奧布替尼治療B細胞淋巴瘤中國專家推薦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基礎上,由專家組成員根據國內外最新的指南和循證醫學證據討論并制定,新增了邊緣區淋巴瘤(MZL)適應癥的臨床研究內容,更新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和套細胞淋巴瘤(MCL)的關鍵研究數據,以及其他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研究進展,為淋巴瘤患者照亮前行的方向。
奧布替尼治療MZL的主要研究與建議
邊緣區淋巴瘤(MZL)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的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也是中國第二常見的淋巴瘤,約占所有淋巴瘤的8.3%,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群。奧布替尼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獲批MZL適應癥的BTK抑制劑,加之其醫??蓤箐N,頗具治療性價比,為MZ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對于初治MZL,前瞻和回顧性研究的初步結果表明奧布替尼聯合抗CD20單抗可為初治MZL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無化療新選擇,因此推薦有治療指征且需系統治療的初治MZL患者可考慮嘗試奧布替尼聯合抗CD20單抗方案。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奧布替尼聯合利妥昔單抗一線治療MZL患者的ORR達90%,且整體耐受性良好。奧布替尼聯合奧妥珠單抗誘導治療MZL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ORR為100%,整體耐受性良好。
奧布替尼治療CLL/SLL的主要研究與建議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是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之一。不論是理論、臨床研究還是真實世界中,奧布替尼在治療CLL/SLL上均展示了卓越的療效和安全性。
奧布替尼還可改善既往對其他BTK抑制劑不耐受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脫靶相關不良反應,因而對于其他BTK抑制劑不耐受的患者,可嘗試應用奧布替尼。
奧布替尼治療MCL的主要研究與建議
套細胞淋巴瘤(MCL)由淋巴結濾泡套區B淋巴細胞的惡性轉化而引起,最常見于中位年齡60歲的男性,多數患者在診斷時處于疾病晚期。奧布替尼在復發難治MCL和初治MCL治療中均展示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對于復發難治MCL患者,奧布替尼注冊研究中未觀察到≥3級心房顫動、出血發生,無治療相關死亡病例,是復發難治MCL患者的安全有效選擇。
對于初治MCL患者,可考慮奧布替尼聯合來那度胺和利妥昔單抗(OLR)方案。
奧布替尼治療DLBCL的臨床研究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其全球發病率占NHL的31%~34%。在中國,DLBCL占所有NHL的45.8%?;谀壳把芯繑祿玫刈C實了奧布替尼單藥和聯合治療方案對于雙表達、結外和MCD等基因分型的DLBCL患者是一個新的治療選擇。
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CNSL),尤其是原發性CNSL(PCNSL),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奧布替尼在PCNSL的治療中已積累了豐富的數據,中位腦脊液濃度為28.7ng/ml,顯示出治療的潛力和優勢。
據專家介紹,傳統BTK抑制劑激酶選擇性差,脫靶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高。奧布替尼具有更高的激酶選擇性,可減少脫靶相關不良事件。同時,奧布替尼與抗CD20單抗聯合時不影響其ADCC效應,能更好發揮聯合抗腫瘤作用。奧布替尼在CLL/SLL、MCL、MZL等惰性淋巴瘤治療中展示了顯著的療效,在non-GCB、雙表達、結外受累(含中樞神經系統)及MCD樣基因分型的DLBCL中亦展現了優異的療效。而既往BTK抑制劑不耐受的經治B細胞惡性腫瘤患者仍可從奧布替尼中獲益,尤其是脫靶相關不良事件的改善。隨著臨床研究數據不斷公布,本共識的更新將促進奧布替尼更好地用于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提高患者臨床獲益,也期待更廣泛、更長隨訪時間的奧布替尼研究數據公布,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相關資料顯示,《白血病·淋巴瘤》雜志是由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專業學術期刊,創刊于1992年,主要關注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研究與診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