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劉邦封嫡長子劉盈為太子。
雖然劉盈沒啥從政的資歷,和軍事方面的威望,但是如果劉邦愿意讓他當繼承人,那么劉盈應該是能坐穩這個位置。
但是這個劉盈有點老實,再加上劉邦后宮中的戚夫人吹枕頭風,所以劉邦就動了易儲的心思,這讓劉邦的原配,劉盈的親媽呂雉很擔心。
后來在呂后的一番運作之下,劉盈勉強保住了太子之位,但是對自家男人身體很熟悉的呂雉,卻依然放不下心來。
因為劉邦早年就不怎么注重節制,后來又南征北戰,再加上后宮不差人,所以綜合下來,劉邦的身體是越來越差,以至于呂后擔心自己的男人,可能沒法把兒子扶上馬再送一程了。
如果當時是和平年代,那么劉邦無法完全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呂雉也不用太擔心,畢竟有成熟的制度,可以替代劉邦干這活,但是當時的大漢才剛建立,很多制度都不完善,而功臣宿將們又都生龍活虎,還手握極重的軍政大權。
要是劉邦這時候早早就掛了,那么劉盈這個皇二代,很有可能壓不住場子,然后這幫權臣再喊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么麻煩可就大了。
呂后為了降低功臣老將在未來的破壞力,在劉邦沒去世時,就開始篡奪劉邦開辦功臣集團了,因為這種事,屬于開國皇帝的常規操作,劉邦本來也要做,所以呂后一攛掇,他也就從大刀闊斧的開干了。
等到劉邦去世時,功臣集團最頂尖的那幾個人,基本都被處理完了,按照道理來說,呂后此時應該能安心了,但是她還是嫌不夠,于是她又開始向劉姓的諸王發動了政治斗爭。
在這個過程中,她為了鞏固自己兒子的皇位,還開始加強皇帝外戚,也就是他們老呂家的權力,呂后的這個做法,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呂后做著做著,就把事給做過了。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劉備擔心功臣集團以后會尾大不掉,所以搞了個白馬之盟,要求功臣集團同意非劉姓不得稱王,因為劉邦當年不光是提要求,還給功臣集團封了列侯,并愿意讓他們與國同休,所以功臣集團接受了劉邦的建議。
但是呂后當年為了繼續鞏固權力,竟然在為呂家攬權的時候,慢慢突破了這個盟誓,開始為老呂家人封王了。
呂后的這種行為,自然會遭到阻力,但是因為她當時只說動劉姓諸王的蛋糕,而不動功臣集團的利益,所以她最后竟然還真給做成了。
因為當時的皇帝都不給力,呂后又能垂簾聽政,呂家人又有人封王,所以呂家當時的權力,讓功臣集團也不得不把頭低下。
但是呂后到這還沒不滿足,她在臨終之前,又安排了兩件事,第一是繼續讓呂家的后輩女性入主后宮,第二是讓呂家的人當丞相,至于它的位置自然也有涉及,但是咱們單列出來的兩條最讓功臣集團難以接受。
因為你呂雉這么做,可不再是為自己的后代保駕護航了,而且你還動了功臣集團的核心利益,如果任由你呂家這么做,那么老劉家的天下就該姓呂了,而當年老劉家許諾功臣集團的與國同休,就無法兌現了。
你說人家功臣集團能答應嗎?
呂后活著的時候,因為威望尚在,所以功臣集團還敢怒不敢言,但是呂后一死,你呂家的大限可就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