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觀眾都在聚焦《侏羅紀世界:重生》中神秘的"D.暴龍"時,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系列真正最可怕的存在,其實32年來一直藏在眾目睽睽之下。
他不需要尖牙利齒,不需要血腥殺戮,只用一個慈祥的微笑,就足以讓整個世界陷入混亂...
天才與瘋子的雙生花
1990年,科幻大師邁克爾·克萊頓的小說《侏羅紀公園》震撼文壇。在原著中,約翰·哈蒙德被塑造成了一個迪士尼式人物的黑暗鏡像:貪婪、狡詐、為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他曾用基因改造制造出微型大象來欺騙投資者,卻對自己缺乏復制這一技術的能力絕口不提。
更令人細思極恐的是,在小說版本中,哈蒙德對自己創造的混亂毫無悔意。即使面對死亡,他仍在推卸責任,最終被小型食肉恐龍活活咬死,這個結局充滿了諷刺意味。
然而,1993年,當斯皮爾伯格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時,哈蒙德的形象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理查德·阿滕伯勒將這個角色詮釋成了一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科學狂人,就像一個永遠保持著童心的老頑童。
從跳蚤馬戲團到侏羅紀公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