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擲地有聲:“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發揮婦聯、共青團等組織作用,加強對農村適婚群體的公益性婚戀服務和關心關愛?!边@一政策直指農村婚俗異化的頑疾,釋放出凈化鄉村風氣、重塑文明價值的強烈信號。高額彩禮,這個裹挾著攀比與物欲的“甜蜜負擔”,正成為鄉村振興路上必須拔除的“毒刺”。
一、高額彩禮:鄉村文明的“隱形枷鎖”
在江西某農村,一場婚禮的彩禮清單赫然寫著:“一動不動,萬紫千紅”——即房、車加數十萬元現金,這樣的“傳統習俗”,實則是將婚姻異化為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數據顯示,江西、福建等地彩禮普遍超過10萬元,部分農村甚至高達30萬元,遠超家庭經濟承受能力。
高額彩禮不僅掏空農民積蓄,更扭曲了婚戀觀。河南某地因彩禮糾紛引發的血案,福建某新娘被強索百萬彩禮后自殺的悲劇,都是這種異化的慘痛代價,更令人擔憂的是,它催生了婚托婚騙產業鏈,2024年湖南破獲的“凈網婚介”專項行動中,涉案金額超百萬元。
二、治理之道:法治與德治的“剛柔并濟”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綜合治理”,正是抓住了問題的關鍵。一方面,法治手段雷霆出擊:最高人民法院明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多地法院公布典型案例,讓違法者付出代價;另一方面,柔性引導潤物無聲:江西金溪縣設定彩禮上限6萬元,寧夏發放“零彩禮證書”獎勵旅游優惠,用“小紅包”撬動觀念轉變。
在江西永豐縣,一對教師夫婦用“零彩禮”婚禮引發熱議,新娘郭園林說:“好日子是靠夫妻經營,不是靠彩禮堆砌。”這種以實際行動破除陳規的勇氣,正是治理高額彩禮最生動的注腳。
三、關鍵一環:黨員干部的“頭雁效應”
“風成于上,俗形于下?!敝卫砀哳~彩禮,根子在政治風氣。若黨員干部沉迷奢靡、大操大辦,群眾自然上行下效;反之,若干部帶頭簡辦婚喪嫁娶,倡導節儉新風,文明理念自會深入人心。
河南某地推行“黨員婚俗承諾制”,要求干部公開承諾抵制高價彩禮,帶動全村簽訂抵制協議,這種自上而下的示范效應,正在成為破除陋習的“破冰錘”。
四、長效機制:讓文明新風扎根鄉土
治理高額彩禮,需構建“制度+文化”的雙重保障。浙江紹興通過“新婚創業貸”將彩禮轉化為創業資金,既減輕負擔又助力發展;安徽和縣組織集體頒證儀式,用莊重的儀式感替代攀比心。
更重要的是,要讓農民口袋鼓起來、精神富起來,發展鄉村旅游、特色農業,完善養老保障,消除“嫁女養老”的經濟焦慮,才能從根源上減少彩禮依賴。
結語
高額彩禮的治理,是一場關乎鄉村文明、關乎振興未來的攻堅戰。當婚姻回歸情感本質,當彩禮重拾“禮節”本義,鄉村才能真正煥發活力,正如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所言:“既要堅決對不良風氣說不,又要幫著農民想出路。”這或許就是治理高額彩禮最深刻的智慧——以“正風”良幣驅逐“歪風”劣幣,讓文明之風吹遍希望的田野。#熱點大家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