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對澤連斯基火力全開,諷刺他是“小有就成的喜劇演員”“獨裁者”,還要求烏克蘭進行選舉。在正常的國際交往中,這絕對是對一個國家的羞辱,會引發嚴重的外交糾紛。但現在是烏克蘭有求于美國,所以澤連斯基只能忍氣吞聲。
但是你可能會問特朗普為何會如此針對澤連斯基呢?其實還是那個反復提到的往事,當年特朗普親自打電話給澤連斯基,要他調查拜登兒子在烏克蘭的丑事。澤連斯基沒有配合,從此特朗普就非常厭惡他。
現在的情況是久恨未消,又結新仇。據美國媒體報道,澤連斯基在9天時間里5次惹怒特朗普,我們來回顧一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1、2月12日,特朗普派財政部長貝森特去基輔,目的是要與烏克蘭簽訂一份價值5000億美元的礦產協議。按特朗普的說法就是要拿回美國的投資。但是澤連斯基沒簽,而是推到與萬斯見面后。特朗普后來告訴記者,澤連斯基“粗魯無禮”地對待貝森特,因為睡懶覺推遲了會面。
2、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萬斯會見澤連斯基又要他簽。結果澤連斯基又沒簽,推說議會沒有授權,自己沒有權力簽。這讓美國人感到驚訝,認為澤連斯基在欺騙他們。
3、2月15日,澤連斯基在媒體上公開表示拒絕簽署協議,認為該協議“不符合烏克蘭主權的利益”。這與他之前愿意與美國分享礦產的言論大相徑庭。
4、2月18日,當美國和俄羅斯在沙特會談時,澤連斯基批評這次會晤沒有烏克蘭參加,并表示不會承認任何背著烏克蘭達成的協議。這時特朗普直接開噴,暗示澤連斯基挑起了戰爭,還說他的支持率只有4%。
5、2月19日,對于特朗普的言論,澤連斯基也不服氣,回擊稱美國總統“生活在虛假信息空間中”。結果特朗普直接破防,諷刺澤連斯基是一位“小有成就的喜劇演員”,現已成為“未經選舉的獨裁者”。
整個事件的核心其實就是那份礦產協議。澤連斯基確實表達過要用礦產感謝美國的意思,但據媒體報道,美國的做法未免太過兒戲,在沒有進行任何討論的情況直接派人把協議帶到了澤連斯基面前,要他簽字。還威脅說不簽就取消與萬斯的會晤。即便是一個戰敗國家在簽投降協議時也沒這么草率。
后來澤連斯基研究協議后發現大問題,協議沒有任何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而且是由紐約地方法院管轄,根本不像兩個國家之間的平等協議。所以,萬斯出面施壓,他還是沒簽,而是提出反建議,先完善協議。
與其說澤連斯基激怒了特朗普,不如說特朗普這個人小肚雞腸。其實分析一下他的性格就知道,此人極度自戀、好面子,凡事都要自己贏,贏多贏少無所謂,要的是勝利者的感覺。
而且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蓬佩奧曾是他的核心幕僚,因為在私藏秘密文件案中說了幾句風涼話,結果一上臺就把他的安保取消了。對澤連斯基惡語相向就更不奇怪了。
澤連斯基這邊態度也很硬,頂住壓力就是不肯簽,問題是他不怕特朗普斷掉援助嗎?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越來越感覺澤連斯基在進行一場豪賭。
先是特朗普的態度,他只是想逼迫烏克蘭妥協,好快點抽身。澤連斯基如果一味討好,反而更容易被對方輕視。還不如不卑不亢,建立一個好形象,贏得美國民眾以及歐洲國家的同情。澤連斯基對美國的制度也拿捏得很死,賭的就是特朗普不敢輕易斷援。實際上他一上臺就宣布中斷對外援助,但對烏克蘭和以色列開了綠燈。
這次特朗普發表暴論以后,在輿論界引起很大反彈,歐洲國家的領導紛紛站出來支持澤連斯基。美國媒體基本上是在質特朗普,甚至共和黨內部一些資深議員也紛紛倒戈,批特朗普。而最新的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度比剛上任時已經有所下滑。
這才是特朗普最害怕的,因為美國馬上迎來中期選舉,國會要改選。特朗普拋棄、貶損盟友的做法,一旦引起美國輿論反彈,共和黨可能輸掉選舉,將失去對國會的控制權,接下來幾年特朗普的施政將遇到極大麻煩。
當然澤連斯基肯定要不敢憑空豪賭,而是找來了新幫手——土耳其。前幾天在他訪問土耳其時,埃爾多安堅定地表示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對土耳其非常重要。其實開戰以來,埃爾多安給了烏克蘭許多幫助,還私底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
當然,就經濟和軍事實力來講,土耳其遠遠無法取代歐洲和美國的作用。但埃爾多安有兩點是歐美都做不到的,第一他不怕普京,第二他對俄羅斯影響力不比歐美弱。
著名地緣政治專家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把土耳其定性為“地緣政治支軸國家”,通俗一點將就是班級里的中等生,很難引起老師注意的那種。而支軸國家的生存法則就是“左右逢源,兩頭通吃”。
埃爾多安深諳此道,既是北約成員國,又能購買俄羅斯的先進武器。他一邊悄悄給烏克蘭提供武器,同時又幫俄羅斯采購西方國家的精密機床、電子元器件等商品。在東方和西方都說得上話。
關鍵他似乎摸透了普京的脾氣。2015年毫不留情地擊落了俄羅斯的戰斗機,最后普京是只打雷不下雨。俄烏沖突爆發后,直接把黑海入口封鎖了,讓俄海軍無法增援,現在黑海艦隊都快被打趴窩了。而在最近敘利亞的沖突中,更是直接貼臉開大,取代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地位。
埃爾多安為啥這么自信?一方面仗著自己是北約國家,對方不敢輕易動武。另一方面控制著黑海出口,如果撕破臉,將來俄羅斯的軍艦和商船都沒辦法進出。俄羅斯肯定非常討厭土耳其,但就是不敢跟對方翻臉。這也是埃爾多安對俄羅斯的一種特殊影響力,憑借這種影響力,土耳其在調節俄烏沖突方面比美歐都更有效。
比如開戰之初,在土耳其的調節下,俄烏雙方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但由于俄羅斯堅持要所有保護國同意才能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相當于一票否決權),加上布恰事件發生將烏克蘭民眾激怒,最后澤連斯基沒簽字。
另外,在土耳其調節下,俄羅斯還釋放了兩百多名俘虜的亞速營成員,其中包括留守亞速鋼鐵廠的3名旅長級指揮官。要知道這些人被俄羅斯視為恐怖分子,說什么都不肯釋放。在土耳其調節下,雙方還達成了黑海糧食協議。此前俄羅斯一直轟炸敖德薩港口并襲擊黑海上的烏克蘭船支,導致烏克蘭糧食無法出口。
戰爭打了快三年,歐盟和美國都未取得這樣的成就。所以澤連斯基也明確表態了,將來的和平談判不僅要有歐盟和英國還要有土耳其。一方面埃爾多安能利用北約盟國的關系勸說特朗普,防止其做出過激舉動。另一方面,即便美國將來退出,由歐洲提供經濟援助,土耳其提供政治支持,烏克蘭仍能拖一段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