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著名的諷喻詩,他以生動的比喻和歷史人物的對比,闡述了一個宇宙真理:時間才是衡量一切真偽的終極法寶。
別誤會,筆者是新經濟觀察家、科技評論人,并不是文學評論家。但最近關于DeepSeek、中概股和調侃百度的行業輿論風向,總讓人想起這首詩。
這是因為,現在調侃百度成了某種政治正確。筆者甚至總結了三個小規律:談科技,言必稱人工智能AI;談人工智能AI,言必稱DeepSeek;談DeepSeek,必吐槽百度!逆天啊,這簡直邏輯閉環了。講真,任何大廠、大佬,攤上這個傳播死循環,都頭大、都很難破。
但是----對,成年人都知道重點在“但是”以后----百度做AI真有說的那么差?或許,存在一個反直覺的事實:DeepSeek爆火,百度智能云或成最大贏家。
既然是反直覺Counter-intuitive,意思就是某種情況或結論、與人們的直觀理解相反。換句話說,它在表面上可能看起來難以理解甚至不合理,但實際上可能卻是正確的。
【中概股為AI瘋了!調侃百度成了某種政治正確】
最近,是中概股們的財報密集發布季。市場上最火熱的,當然是人工智能概念,尤其是所謂的“國運級”DeepSeek紅利。
就連中國互聯網昔日霸主的BAT三座大山也概莫能外:騰訊只不過在微信里接入了一下,股價就大漲;阿里號稱要怒砸3800億(約合500億美元)All in AI,也大漲;百度卻因為接入了DeepSeek被看衰,這就非常抽象了。
究其原因,無非是百度被指“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之前閉源、現在開源;之前收費、現在免費。還能說啥?來來來,筆者和你正面剛一下:終止一個已經被事實證明不合時宜的行為,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先別急著抬杠,這可是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投資大佬段永平的金句。
換成中國人最熟悉的成語,就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一點,連李彥宏也并不否認。“從DeepSeek身上,我們學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開源最佳模型能大大促進人們使用或采納這個模型。”
2月18日晚,在百度(Nasdaq:BIDU,09888.HK)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電話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開源的決策源自對技術領先地位的堅定信心,開源將進一步促進文心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并在更多場景中擴大其影響力,“但我想強調的是,無論開源還是閉源,基礎模型只有在大規模解決現實問題時,才具備真實價值。”
對于頭部大廠、當家大佬而言,所謂面子相比企業核心利益,并沒那么重要。恰恰相反,敢于出手、果斷糾錯應該是必須的能力,也就是掌門人的領導力。
【信鍵盤俠還是信摩根?AI普及三大變化必帶火智能云】
DeepSeek是最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那么,為什么生成式人工智能火了、云就成大贏家了?
2月12日,摩根士丹利(亞洲)發布研究報告《DeepSeek-Al Bifurcation》,報告指出:DeepSeek的爆火催生了低成本人工智能市場,為數據中心、芯片及云服務提供商帶來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
簡單說,DeepSeek的破圈將帶來大模型用量的激增,使用大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而算力哪里來?首推云計算。也就是說,DeepSeek爆火的第一受益方就是云,尤其是能提供更高性價比、更低部署門檻、更方便開發AI應用的智能云。而這,恰恰是百度智能云的優勢,所以百度智能云或是背后的最大贏家:
讓我們來看一看,通過云平臺調用大模型,可以為各行各業普及AI帶來哪三大變化?此處內容略硬核,但原理必須言簡意賅講到位。
第一,推動行業應用普及AI、最關鍵的就是降低成本。以往企業引入 AI 需投入大量資金購買和維護硬件設備,而云平臺可以通過提供彈性計算資源。從“購買”到“租賃”,企業按需租用付費,在避免資源浪費同時,大大降低了AI應用的初始成本。
第二,云平臺的重要優勢就是具備很強的易用性,這對于各行業應用 AI 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云平臺配備了各種各樣豐富且實用的工具鏈,比如精調工具鏈、數據工具鏈、壓縮工具鏈等,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構建“數據飛輪”,實現模型效果的不斷迭代,從而更好的賦能應用。與此同時,平臺提供的工具鏈也要適配各種模型,企業隨時可以切換模型并且更快速便捷的用上效果更好的模型;以上兩點,目前百度智能云千帆ModelBuilder也都提供了這樣高效便捷的工具鏈服務。
第三,各行業AI的使用探索,其實是基于原生應用的構建。云平臺上面提供的多樣化組件及應用開發的能力,降低了AI原生應用的構建門檻,也為行業內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帶來了更多創新可能。百度智能云千帆AppBuilder也是這樣的一站式模型應用開發平臺,高效、低門檻解決大模型應用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有了應用后,云平臺提供的完善日志分析及告警系統,也確保了企業AI應用的穩定性,同時云平臺具備完善的模型安全以及高可用保障措施,提供模型使用的全方位安全保障。
綜上,從構建、到運行,云平臺為企業在大模型使用上提供了全流程保障,降本增效的同時,也讓企業聚焦自身業務,從而更好地推動了整個AI行業的發展。
所以,摩根士丹利在上述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深度求索驗證了中國 “創新 2.0” 的成功,在其帶來的新發展格局下,這些投資仍有望持續獲利。中國科技股估值較低,未來仍有上漲空間,深度求索可能為邊緣人工智能、中國軟件、數據中心和云服務提供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再看百度2024財報,智能云也成了最大亮點】
要真正看懂一個企業,就必須真正理解它的財報。
現在中國互聯網和資本市場的風氣吧,都不算太好,都在猛做公關猛吹牛。吹誰不會啊?最后還是不看廣告看療效。西方商業理論中有一句著名的諺語:Numbers never lie.意思是數據不會撒謊。
枯燥的數據里面,往往簡單直白地展示了某種確定性的趨勢,勝于一切詭辯。當然,我不否認財報數據中也有粉飾、也有套路;盡管如此,它依然是公開渠道下所能獲得的企業最權威、也最真實的信息,是每一個投資者必須認真研讀的“富礦”。
2月18日,百度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24年總營收達1331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凈利潤達234億元,同比增長21%。據財報,2024年12月,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達16.5億;四季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26%。
“2024年是我們從以互聯網為中心轉向以人工智能為先的關鍵一年。隨著我們全棧AI技術得到廣泛的市場認可,智能云的增長態勢愈發強勁。在移動生態中,我們一直堅定推動搜索的AI原生化重構,提升用戶體驗。”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隨著我們的AI戰略不斷被驗證,我們相信AI相關投入將在2025年帶來更大的成果。”
2024年,文心大模型日均調用量持續高速增長,與23年同期的5000萬次相比,一年增長33倍至16.5億。近期,百度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陸續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開源;文心一言自4月1日起全面免費,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戶均可體驗文心系列最新模型。
受AI驅動,百度智能云在四季度呈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速達26%。公開信息顯示,在2024大模型中標項目中,百度智能云在中標項目數、行業覆蓋數、央國企中標項目數三個維度,均獲第一;百度智能云已成功點亮昆侖芯三代萬卡集群,未來還將進一步點亮三萬卡集群。
一句話,AI驅動百度增長、百度智能云已經成了最大亮點。隨著AI應用的普及化,看起來,它還能亮很久。
【結束語】
大家都知道一個商業常識:狂熱的大淘金時代,賣鏟子賣水的往往最賺錢。英偉達的持續暴漲,給了所有人最生動的例子。
而現在,DeepSeek爆火,正帶動中國各行各業快遞落地應用AI,而主要方式就是通過云服務平臺來調用大模型。云服務平臺的核心,就是降低成本、提升落地易用性、助力企業更好地構建AI原生應用。而通過云平臺提供的便捷工具型服務,企業能更聚焦在自身的業務發展。這也是AI賦能的真正含義,
“政治正確”嘛,就是大家都會說的跟風套話。嘴炮一時爽,但真實的情況卻往往未必如此。商業從來都是樸素的、復雜的、動態變化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心存敬畏、砥礪前行。
如是而已。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國內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