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中涌現出許多杰出的女政治家,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首先,游牧社會中,女性不僅承擔家庭事務,還直接參與牧業勞動(剪羊毛、照料牲畜、遷徙營地等),其勞動價值與男性互補,賦予她們較高的家庭話語權。蒙古族女性在轉場、放牧和冬季守夜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種經濟貢獻提升了社會地位。
對比農耕社會,漢文化中女性多被限制于家庭,而游牧女性的勞動參與度更高,社會地位相對平等。
游牧政權常處于戰爭狀態,男性頻繁出征時,女性需代理部落或國家的日常管理。游牧政權權力繼承不穩定,幼主繼位時,母后常以“太后臨朝”形式掌權。
北魏馮太后在文成帝早逝后,她兩次臨朝稱制,誅殺權臣乙渾,推行“太和改制”,為孝文帝漢化改革奠基。
遼國蕭太后(蕭綽)在遼景宗病逝后,她輔佐幼子遼圣宗攝政27年,通過“澶淵之盟”與宋議和,并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遼國達到鼎盛。
母系氏族遺風
部分游牧民族保留母系氏族傳統,女性在家族和部落中擁有較高權威。如契丹族的“耶律與蕭氏”世代聯姻,蕭氏女性常以皇后或太后身份參與國政
游牧社會未受儒家“男尊女卑”觀念深刻影響,女性參政阻力較小。蒙古族女性可參與部落決策,甚至主導外交(如孛兒帖夫人參與到成吉思汗征戰略的謀劃)。
而漢文化中,呂雉、武則天等女性掌權常被視為“僭越”,而游牧政權對此更為包容。
游牧民族推崇勇武與決斷力,女性在危機中展現的政治手腕易受認可。如述律平在“諸弟之亂”中果斷鎮壓叛亂,被尊為“地皇后”;馮太后為鞏固權力不惜毒殺獻文帝,凸顯其鐵腕統治。
農耕文明創造了璀璨的文明成果,卻在性別平等方面構建了嚴密的壓制體系。
1. 農業生產方式的性別篩選,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畝均需投入180個勞動日)與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畝均需220個勞動日),其翻土、灌溉、收割等環節依賴男性體力。
西周井田制確立"男丁授田"原則,《周禮》規定"家無男丁則田歸公",女性被剝奪土地所有權。漢代《二年律令》顯示,女性繼承田產僅為男性的1/3,且不得自由買賣。
雖然"男耕女織"看似分工合作,但《天工開物》記載的18類手工業中,女性僅主導紡織(占手工業總產值的12%),男性壟斷冶鐵(占38%)、陶瓷(占21%)等高價值產業。
宋代《營造法式》明確禁止女性學習建筑技術,元朝匠戶制度規定女性只能繼承紡織類匠籍。
1父權家族體系建構
-通過"大宗百世不遷"的血緣網絡,形成"父-子-孫"的權力傳遞鏈條,女性僅作為"外戚"存在,朱熹《家禮》確立"男女七歲不同席"的隔離規范,將女性活動半徑限制在"閨閣-廚房-祠堂"三角區(平均不超過50平方米)。
2. 婚姻制度的財產屬性
六禮程序從"納采"到"親迎"的婚姻流程,本質是土地貴族間的財產交換,女性淪為"會說話的嫁妝"。
生育工具化漢代《胎產書》將女性價值簡化為"廣繼嗣",北魏"子貴母死"制度更將生育推向極端異化。
儒家倫理體系固化三從理論從《儀禮·喪服》"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到班昭《女誡》"婦德不必才明絕異",構建完整的壓迫理論,唐代設立女科舉的嘗試僅持續17天。
明清地方志記載的女性識字率不足5%,知識壟斷成為權力壟斷的基礎,《大乘起信論》將女性身份解釋為"前世罪孽",道教《太平經》宣稱女屬陰,當居下位,漢代"熒惑守心"天象總與"女主干政"關聯,唐代《推背圖》第5象直接預言"武周代唐"的"陰陽顛倒"。
政治制度:系統性的排斥女性的設計
從秦代"女子不得為吏"到明代《大明會典》"婦人不得預九品以上職",形成制度性屏障,漢武帝殺鉤弋夫人立"子幼母壯必亂"祖制,北魏將"立子殺母"寫入法典(《北魏律·立太子令》)。
刑法歧視唐代《唐律疏議》規定"夫毆妻減凡人二等,妻毆夫加凡人三等"。
財產剝奪宋代《宋刑統》明確"婦人之產,三分給子,七分歸族",清代《大清律例》甚至規定寡婦改嫁需凈身出戶。
與游牧文明女性對比
-游牧經濟中女性管理50%以上生產資料(牲畜與營地),農耕女性僅支配15%家庭資產,宋代江南女性在棉紡織業創造27%的家庭收入,仍無法獲得相應決策權。
游牧民族的"幼主繼位"需要母后攝政(如遼國蕭太后攝政27年)
農耕民族宗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完全排除女性,明代萬歷"國本之爭"顯示制度剛性
游牧女性可指揮留守部隊(突厥義成公主調兵圍困隋煬帝)
農耕社會嚴禁女性接觸軍權,明代秦良玉需特別頒發"女將軍印"才能統兵
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隨著進入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農耕時期需要的重體力勞動已經逐漸被取代,女性地位顯著提高,女性地位的提高首先是經濟地位的提高,不再需要男性就可經濟獨立,在農耕社會對女性的枷鎖將一去不復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