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2018年12月初,他稱美國目前的國防開支水平“瘋狂”,但僅一周后就宣布了75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計劃。之前的70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已經遠遠高于冷戰時期的平均水平或奧巴馬總統略高于6000億美元的預算。
當時的國防部長馬蒂斯呼吁,國防部要重振對抗中國和俄羅斯的能力,包括解決網絡空間和外層空間的危險漏洞,同時還要應對中東的戰爭以及朝鮮半島可能爆發的危機,因此擴軍備戰是必要之舉。
特朗普自己認為軍費開支已經很“瘋狂”了,但因為周邊的高官都認為應該繼續追加軍費,首個任期的特朗普很多時候確實被建制派的官員左右。
美國國防部是美國最大的雇主,有70多萬名全職文職雇員,軍人和文職人員合計超過280萬人。五角大樓的預算每年接近1萬億美元,去年12月,時任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法案,批準在下一財政年度為國防部撥款8950億美元。
2024財年,美國軍費占到了美國GDP的3.21%,占全球軍費的40%,確實是個天文數字。這也是美國能橫行世界的根本。
特朗普2.0時代就不同了,已經是政壇的王者,可以說完全放飛自我。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還任命了完全可以控制的、政治傾向相同的官員,于是更加“特朗普式”的政策不斷出臺。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要求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削減8%的預算(每年約500億美元),到2030財年軍事支出將減少近3000億美元。
國防部將優先考慮從無人機和潛艇到南部邊境軍事援助等17個領域,并增加以中國為重點的美國司令部的資金。
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成員已經進駐國防部,幫助裁減一些項目和人員。五角大樓有數萬文職人員,預計將減少5%~8%,并從25日開始解雇5400名員工,將在裁員后凍結招聘。
被裁減的人員包括五角大樓和國防機構以及一些現有武器項目的數千名人員,試用員工和政府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工作人員。
赫格塞斯公開表示,五角大樓的重點是美國邊境安全和中國構成的威脅,美國不能再“主要關注歐洲安全”。
五角大樓高級官員薩萊塞斯稱,特朗普總統對國防部的要求很明確:通過實力實現和平。我們將通過提出恢復戰士精神、重建軍隊和重建威懾的預算來實現這一目標。
薩萊塞斯指出,除了動用軍隊保衛南部邊境外,五角大樓還將推進為美國建造“鐵穹”防御系統,國防部將制定一份預算削減清單,“用于資助這些優先事項”。
也就是,裁減的軍費將用于“優先事項”,并不是真正的裁減。
即便這樣,這一政策還是遭到不少國會議員的反對,最近幾周他們一直在討論未來幾年大幅增加國防開支,而不是大幅削減。
世界正處于大國博弈的關鍵時刻,歐洲還在打仗,俄羅斯已經全面軍事化,中國的軍事發展更讓美國不安。
據外媒預測,2025年,中國將有13艘作戰艦艇服役,分別是1艘003型航空母艦、1艘075型兩棲攻擊艦、2艘055型驅逐艦、4艘052DM型驅逐艦、5艘054A護衛艦、1艘093B型核潛艇。
2025年服役的作戰艦艇總噸位達到了20萬噸,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服役艦艇噸位最多的1年。
20萬噸是什么概念?法國海軍總噸位大約是36萬噸,德國海軍總噸位大約是16萬噸,中國1年服役的軍艦總噸位,就已經完全超過了德國海軍,相當于大半個法國海軍。要知道法國海軍總噸位排名世界第七,是除美國之外,世界上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
相比中國海軍的突飛猛進,美國海軍卻在大踏步后退。根據五角大樓2023年的計劃,美國海軍將在2025年前退役至少39艘艦艇,到2027年,現役艦艇數量預計從295艘降至283艘,而新艦的建造因造船業萎縮(船廠從30家減至7家)和勞動力短缺而嚴重滯后。
目前美國造船廠積壓維修任務超100艘,新艦如“阿利·伯克”FlightⅢ型驅逐艦交付延遲6—25個月,核動力航母的交付時間則普遍延遲2年以上。
中國的六代機已經出現兩架了,殲-20每年增加120架,造艦造軍機能力都遠遠超過美國。
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實施保守主義單邊外交政策,主張戰略收縮。
因此,特朗普要積極停止歐洲和中東的戰爭,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準備從歐洲抽身轉向印太,減少在歐洲等其他地區的軍事投入。
美國的軍事部署攤子鋪得太大,遍布全球有800多個軍事基地,這都需要大把的資金。
即便美國的軍費已經占全球的四成,為了維系這些軍事基地以及龐大的開支還是不夠用。反而一些重點領域都沒錢繼續研發了。
特朗普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要把資源集中于邊境安全、核武器現代化等優先事項,減少對高成本傳統軍事項目的投入,轉而發展無人機、無人艦艇等人工智能、成本低、高效率的裝備。加大對印太地區的資源傾斜,所以要對整體軍費進行調整,削減一些非重點領域的開支。
另外美國財政赤字壓力巨大,國債超過36萬億美元,每年國債利息都是天文數字。而美國國防預算占美國聯邦政府可支配開支的47%,大幅擴張軍費財政受不了,特朗普需要精打細算。
特朗普派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以裁減軍費為名對國防部進行大規模裁員和預算審查,目的是削弱民主黨背后的傳統軍工復合體的影響力,打破軍隊內部既得利益集團的壟斷,使特朗普的團隊能更直接地掌控軍事決策權。
特朗普高調提出“和平愿景”,裁減軍費,試圖將自己包裝為“全球和平推手”,轉移輿論對美國國內政策的批評。
特朗普還多次呼吁中美俄共同削減軍費和核武器,可以借機讓老對手減少軍備開支,讓自己壓力小一點。
2月24日,普京稱,俄羅斯和美國可以討論大幅削減軍費開支,最高可達50%。
俄羅斯目前的軍費開支超過GDP的5%,已經成為沉重的財政包袱,如果能與美國一同減少軍費,當然樂于接受。
中國軍費在GDP中的比例低于1.5%,遠低于美俄的比例,同時中國的核武器只是美俄的零頭,美國要拉中國一同減少軍備和核武器顯然不懷好意。
特朗普要求北約盟國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5%,旨在減輕美國對歐洲和中東的安全負擔。
特朗普第二任期裁減軍費反映了美國國力相對下降的現實,也體現了其試圖通過“精準瘦身”維持全球軍事霸權的策略。
從全球的角度來說,美國聲稱的裁減軍費,即便是不大幅增加軍費也是好事。兩場戰爭給世界帶來太多恐懼和不安,這些年全球軍費開支一直在暴漲。希望美國的舉措能給世界降降溫,也能使得地區局勢不那么緊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