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以來,轉眼間已經持續了三年,這場沖突是冷戰結束后歐洲最大規模的地緣政治事件,不僅在烏克蘭東部、黑海地區、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州等地引發戰火,還讓多個大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輿論等多個領域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博弈。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特朗普上臺后,俄烏今年終于看到了和平的曙光,然而越是接近談判的時刻,戰爭就打得越是激烈。
剛剛,俄羅斯衛星社報道稱,俄軍對烏克蘭多個關鍵設施進行了打擊。
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動用了航空兵、炮兵和無人機,成功摧毀了烏克蘭的機場基礎設施、無人機操作員培訓基地以及幾個臨時部署點,尤其是重點打擊了“烏軍領導層集中的指揮中心”。
都說字少事大,這次就算不是為了“斬首”澤連斯基,也會讓其對自身安全產生恐懼感。
俄國防部進一步指出,防空部隊擊落了4枚“鐵錘”制導炸彈、一枚美國制造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彈及73架無人機。
這些行動顯示出俄軍在軍事上正在不斷加大力度,以期削弱烏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
此外,來自莫斯科軍區的俄總參謀部作戰總局第22特種兵旅以及戰略預備隊第44裝甲師都已出現在戰場,應該是想在春季展開一場總攻,打下更多的領土。
總計數據顯示,俄軍在這3年的特別軍事行動中,其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已經命中并摧毀了1400個烏軍目標,接下來就是發射更多的導彈引爆決戰。
如今,隨著烏克蘭重型裝備的損失,美國不再繼續向烏提供軍援,直接導致烏軍的火力已經下降了47%。考慮到烏軍原本在火力上就處于劣勢,如今這種差距進一步拉大,也為俄軍在接下來的作戰中取得優勢創造了條件。
一直以來,俄羅斯在行動上表現得相對克制,部分原因是擔心西方國家的直接參戰。然而,隨著美國逐漸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俄羅斯似乎解除了一些顧慮,加快了軍事進攻的節奏。
俄高層官員梅德韋杰夫公開表示,基輔政權的出路之一就是宣布選舉并準備投降。他認為烏克蘭需要接受現實,并為戰爭可能帶來的“不愉快結局”做好準備,從而達到實質上的“投降”。
不過,雖然各方似乎都在談論和平解決方案,但實際上,未來的和平曙光依然模糊不清。
首先,讓我們看看沖突對烏克蘭的影響。根據聯合國2024年10月的統計數據,烏克蘭人口減少了800多萬,其中670萬人逃離家園,成為難民。
此外,烏克蘭國內的無家可歸者人數也達到近500萬。盡管首都基輔的物資供應充足,但隨著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許多人陷入了經濟困境。
從經濟角度看,烏克蘭的狀況并不樂觀。雖然近兩年經濟有所反彈,分別增長了5.3%和3.6%,但這只是對2022年30%的經濟大衰退的微弱補救。加上基礎設施時常被摧毀,導致烏克蘭的許多地區仍然面臨停水、停電和物資短缺的問題。
在國際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正在推動俄烏和談,并自信滿滿地宣稱談判即將完成。
然而,在他要求烏克蘭支付5000億美元欠款的要求被拒絕后,他直接對澤連斯基提出了批評,指責其“玩弄”美國。這樣的態度讓多數烏克蘭民眾感到憤怒。
根據烏克蘭民調,91%的受訪者堅決拒絕任何沒有烏克蘭參與的美俄談判。
日前,美國給烏克蘭開出了苛刻的條件:以土地和資源換取和平。特朗普甚至公開表示,烏克蘭很難通過談判收回被占領的領土,而恢復2014年前的邊界則被視為“不切實際”。
更令人震驚的是,美國要求烏克蘭為此前的軍事援助“埋單”,并提出了一個涉及礦產協議的方案,讓美方投資基金分享烏克蘭資源收入的50%。
這一系列舉措明顯表明,美國的和平方案并不是真正為烏克蘭著想,而是為了自身利益。這種以“美國優先”為出發點的策略根本無法帶來真正的和平,只是讓烏克蘭在巨大的壓力下被迫接受不平等的條件。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對特朗普繞過他們、與俄羅斯直接對話的做法感到被背叛。
為了回應這種局面,歐盟和英國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同時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措施。某些歐洲國家甚至提議在烏克蘭部署維和部隊,以緩解當地的緊張局勢。
但由于歐洲對美國安全提供的長期依賴以及烏克蘭對美軍援的需求,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有能力強行推進其版本的解決方案。
澤連斯基:如果能帶來和平 愿辭去總統職務
在剛剛舉行的“烏克蘭2025年”論壇上,澤連斯基表達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他的辭職能換來和平,甚至是烏克蘭加入北約,他會毫不猶豫地辭去總統職務。這個說法真是相當有魄力,同時也透露出他對國家未來的期許。
澤連斯基說,一旦戰時狀態結束,烏克蘭就會考慮重新舉行總統選舉。而對于俄羅斯在海外被凍結的資產,他認為這些應該全部歸烏克蘭所有,而不是與其他合作伙伴分享。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還提到,不會簽署“將由十代烏克蘭人為之買單的文件”,也不會為了停戰而放棄烏克蘭的領土。他希望能夠保證烏克蘭的安全,而這應該是與美國的一項礦產協議中的一部分內容。
他直言特朗普不會永遠擔任美國總統,但烏克蘭這個國家卻會永久存在,不管如何談判,最終需要的是持久的和平與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曾提到要收回向烏克蘭投入的數千億美元,但澤連斯基澄清說,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約為1000億美元,并且這些資金是贈款性質,不是需要償還的債務,言外之意就是要賴賬了。
其實,解決俄烏沖突關鍵在于尋找各方核心安全關切的平衡點。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新的博弈和矛盾,目前不僅俄烏之間有矛盾,連美國和烏克蘭、美國和歐洲國家之間都存在普遍矛盾,而這也正是解決國際沖突的常態。
消除這些矛盾靠的不是只有美俄兩國上談判桌,歐洲坐“小孩桌”,烏克蘭只是桌上的一盤菜,而是需要相關各方都參與,重建一個基于國際法原則的均衡、互信、安全的格局。
就是不知道,接下來美俄是否會率先推動烏克蘭進行選舉,先把澤連斯基換下來再說。畢竟目前他的支持率在烏克蘭仍然是最高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