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有消息人士指出,民進黨當局正在與美國進行談判,考慮向美國采購總金額約為70億至100億美元軍備,包含岸防巡航導彈和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的火箭,以“尋求特朗普政府的支持”。對于媒體所報道事項,美國方面尚未發表評論。報道指出,有消息人士表示,此項軍購計劃旨在向美國展示臺灣地區維護自身防務的決心。另有知情人士透露,臺灣地區計劃提出一項特別防務預算,優先著重精準彈藥、防空升級、指揮及管制系統、后備部隊裝備以及反無人機科技。
賴清德的想法是,通過這筆高額“軍購”向特朗普證明臺灣地區將致力于“防御”,正在努力踐行特朗普此前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也是想在特朗普這里求得一粒“定心丸”,想讓其繼續挺臺,幫助他們“以武謀獨”。說白了,這100億美元就是賴清德準備送給特朗普的“禮物”。至于他們想要的武器,美國給不給,什么時候給,給什么樣子的,那都不是臺當局說了算的。決定權在美國手上,他們只需要先把錢給到位。就像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的,如果這筆軍購金額低于80億美元,他會感到非常驚訝。這話已經足以說明,美國的胃口被臺當局喂大了。
盧比奧(資料圖)
此前,賴清德近日在參加海基會“大陸臺商春節活動”時再度宣揚兩岸“互不隸屬”,稱將延續所謂“四大堅持”的兩岸政策,兩岸應以“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對此,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答問表示,賴清德口口聲聲說希望臺海和平穩定,實則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斷宣揚分裂言論,蓄意破壞臺海和平,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往來,圖謀“倚外謀獨”“以武謀獨”。此番言論再次暴露其“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的真實面目。
眾所周知,美國賣給臺灣地區的武器有兩個特點,一是過時不要的舊武器,被島內輿論詬病為“破銅爛鐵”;二是不斷拖延交貨時間,延期延期再延期。正如臺軍方官員透露,對美軍購中,不是臺灣地區要什么,而是要看美國給什么。也就說,民進黨當局花費巨額錢財,但能買到什么武器并不是自己說了算。
特朗普(資料圖)
那么為何美國又不肯賣些最先進的武器給臺灣地區呢?一是早年間美國根本估不到中國軍力發展如此神速和強大,以為賣些在當時屬于略微先進的武器就能壓倒解放軍了。二是這些年想賣了,發現自己的武器不再最先進了,有許多關鍵武器落后于解放軍了,就是賣給臺灣地區也保不住臺灣地區,只會在戰場上丟人現眼。更何況美國八面樹敵,挑起多場沖突,弄不好自己會被卷進沖突,都令美國不敢把“最先進的家伙”輕易賣人。此外,美國的制造業、軍工生產能力已被掏空得七七八八,一些先進武器長時期生產不出來
其實,這筆錢最終能買到什么武器,對民進黨當局而言或許并不重要。綠營政客們甘愿充當“冤大頭”和“提款機”,也早已不是第一次。為向本屆美國政府表“忠心”,賴清德還“獻上”一張過去八年的對美軍購賬單:共計48項,金額達到262.65億美元,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就有22項,金額達到187.63億美元。“民進黨嘴上強調的是‘保衛臺灣地區’,實際上,賴清德的難言苦衷是因為‘臺獨’,不得不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站隊上,往美一邊倒,寄望美國保護‘臺獨’。”臺灣地區《聯合報》的一篇評論指出。
特朗普(資料圖)
賴清德拋出的投資牌也好,防務牌也罷,本質上仍然是“金元交易”,臺灣地區增加對美投資和買入之后,勢必要從別處補足這個經濟虧空,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順差最多的時候高達上千億,大陸是否可以從惠臺政策或ECFA入手,讓臺當局吃點苦頭,讓臺當局收斂一點,這是一個問題。之后,美臺高層人員是否會“互訪”,又會以何種形式進行軍事合作,同樣需要關注。《反國家分裂法》到今年已經20周年了,也是時候亮出鋒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