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內,美朝關系猶如一場激烈的國際政治劇,夾雜著武力威脅和象征性的友善手勢。對于關注這一地緣政治舞臺的觀眾而言,特朗普的外交手法無疑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謎題。他不僅頻繁對朝鮮示好,還試圖通過“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來施壓這個東亞國家。雖然聽起來耳熟能詳,但戲劇性的是,這一招似乎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月19日,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美國等11個西方國家代表參與的“多邊制裁監測組”首次會議在華盛頓悄然上演,“圍攻”朝鮮,宣稱要落實聯合國關于朝鮮的決議。這些國家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對抗朝鮮的核武器和導彈威脅。然而,朝鮮對此并不買賬,鮮強硬回應。據朝中社2 月 24 日報道,朝鮮外務省于本月23號發聲,稱11國成立的這個組織不合法,認為這是美國及其盟友對其主權的無理侵犯,朝鮮對此表示絕不姑息,誓言堅決反制。
那么,憑什么朝鮮敢這樣硬氣地杠上11國呢?原因可能有幾個層面。一方面,朝鮮與美國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交鋒已經不是一天兩天,雙方都練就了一定的應對套路。另一方面,俄羅斯在這場博弈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安理會專家小組本是實施制裁的權威機構,卻因俄羅斯的否決投票而解散。美國在聯合國渠道受阻,只好另辟蹊徑,組建自己的制裁網絡。然而,這種不被國際承認的措施,自然不可能得到全體成員的支持。這為朝鮮反擊提供了口實,再加上俄朝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得朝鮮具備了更大的底氣來應對美國牽頭的多邊制裁。
中國自然樂見其成,在當前大國博弈激烈的全球背景下,雙方進一步鞏固合作顯得格外重要。而中國也在多次國際場合強調,堅決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強調遵循國際法與聯合國決議的重要性,反對任何形式的非法制裁。
中國自然樂見其成,在當前大國博弈激烈的全球背景下,雙方進一步鞏固合作顯得格外重要。而中國也在多次國際場合強調,堅決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強調遵循國際法與聯合國決議的重要性,反對任何形式的非法制裁。
當然,朝鮮半島問題的火藥味不僅來源于美朝之間的對峙,還摻雜了格外復雜的俄朝、美俄關系。面對美俄關系的緩和,朝鮮擔心自己在俄羅斯戰略棋局中的重要性會減弱,尤其是在俄羅斯可能愿意為了解除西方制裁而做出一些妥協的氛圍下。此時,俄烏沖突又給這一地區的局勢平添了不確定性,一旦解決,朝鮮自然擔心自己被當作籌碼拋棄在地緣政治的旋渦中。
未來,朝鮮半島的局勢依舊暗流涌動充滿變數,但明確的是,任何不切實際的制裁組合拳都可能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在我看來,無論是美國還是朝鮮,亦或是其他涉事國家,都需要意識到這一復雜棋局中的每一步都可能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最終,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對話與協商,而非立場極端的單邊壓力。只有各方回到談判桌前,才能在緊繃的弦上找到松弛的和弦,為和平創造更大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