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話題與膠東尋根有關,這次要尋根的是一支來自遼寧的劉姓人。
根據尋根者介紹,其家中供奉的掛譜上對于先祖遷徙過程有一段簡略的記載,稱:“(先祖)從山東登州府海陽縣遷居古北口外承德府山咀子。”
承德府系清代中后期的區劃概念,其轄區橫跨冀、遼、蒙。這支劉姓人族譜中提到的“山咀子”,如今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谷杖子鄉轄區內。
目前,這支劉姓人在當地已經繁衍了七代人。尋根者推測,其先祖從膠東外遷的年代大約是在晚清的同治時期。
這支劉姓人所使用的字輩排序為“文萬玉洪福,志德永慶長”,現今在世的最高輩分為“洪”字,最小輩分到“德”字。尋根者(福字輩)認為,這些字輩排序很有可能是當年從祖籍地帶來的。
除了字輩信息之外,尋根者還提供了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地名“劉家莊”。查詢清光緒版《海陽縣續志》,可以找到兩個劉家莊,分別是嵩山鄉竹金社轄下的劉家莊和乳山鄉寬洪社的劉家莊。前者對應的是現海陽市鳳城街道的劉家莊(自然村,行政上屬于八里孫家),后者對應的是現乳山市乳山口鎮的劉家莊。而在現海陽市徐家店鎮轄區內,也還有一個劉家莊(清代縣志沒有收錄,原因不詳)。以上三村究竟對應哪一個?暫時無法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尋根者認為,“劉家莊”有可能是泛指的模糊性地名(即劉姓人居住的村莊),也不能將帶“劉家”或“劉”字的地名排除在外??傃远?,通過地名來尋根的可難度較大。因此,他把希望主要寄托在字輩比對上。
眾人拾柴火焰高。海陽及乳山南部一帶(清代中后期屬海陽縣)的朋友,如果見過這些字輩的話,歡迎留言提供線索,幫助遼寧這支劉姓人早日找到祖籍地。尋根者不勝感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