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不少消息說:國家電網官網發布了《關于優化充電服務價格的指導意見》,宣布自即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取消電動汽車充電樁服務費。此舉意味著消費者單次使用公共充電樁的成本最高將直降60%,預計每年為車主節省超過300億元的出行開支。
對此,我們第一時間查詢了所謂的國家電網官網,但并沒有在近期新聞中發現相關的報道。疑似又是營銷號放出的謠言。
雖然消息不實,但卻引發了車主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有些車主苦服務費久矣,巴不得舉雙手歡迎:
有些車主說那自己花錢裝家樁毫無意義了:
油車車主表示這樣的政策一出臺,對油車來說更加不公平:
更多務實的新能源車主則表示,寧愿花錢,也要保證服務質量,維持現狀就挺好:
有知名汽車媒體人表示:“(取消充電樁服務費)就是未來的趨勢,從國家整體行業發展,能源策略看,我們推進的是一種類似‘民間用電成本全球最低,趨向用電不花錢’的方向變化的。”
作為純電動汽車用戶對于充電樁的單價應當是非常熟悉的,充電費用通常根據“峰谷電價”來區分:即早8點至晚10點間實行高峰電價,此時段充電成本較高;而晚10點至次日早8點則適用低谷電價,電費相對便宜。此外,不同品牌的充電站也會有不同的定價策略,因此部分車主傾向于選擇在夜間進行充電以節省開支。結果就會出現“占位費”或者“停車費。”
這就產生了一定比例的服務費。假設夜間充電顯示的單價為0.8元/度電,但最終結算金額卻達到了1.0元/度電,這之間的差額便是充電服務費。而如果充電站設置有“占位費”的話,總費用很有可能達到充電費用的很多倍。例如某些充電站收取的最高占位費高達6.4元/分鐘,這意味著如果充電結束后車輛繼續占用充電車位超過一小時,用戶需支付約384元的額外費用。
大多數車主目前所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準備,如在充電結束后即時開走車輛,并關注充電站的具體收費規則。正如目前一些車主所擔憂的,在充電樁比較緊張的地區,忽視客觀條件,立馬取消電動汽車充電樁服務費,未必是一件好事,很可能讓本不充裕的公共資源更加得不到合理分配。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