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陳述內容參考的“官方信息來源”,均贅述在文章末尾,感謝支持。
文 |史墨弦
史墨弦
北大才子許晨陽,是一個在數學方面有著極大天賦的人。
在學術界,是可以與“韋神”并名的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留學歸國后又毅然出國,這讓許多人為之不解。
有人認為他是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也有人認為他是“嫌貧愛富”“崇洋媚外”,已經處于國內天花板級別的人物,出于什么原因選擇出國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出國前,許晨陽還說了三句耐人尋味的話,他究竟說了什么?
許晨陽,是何許人也?
許晨陽于1981年出生在重慶的一戶普通人家,從小,許晨陽便展現出了對于數學的熱情,在數學方面,他有著極大的天賦。
與同齡人相比,許晨陽對于數字,那是極其的敏感,別人還在數到10的階段,他就掌握了更多的數字,別人會十分苦惱“這道題為什么這么難解???”,而許晨陽已經做到了不僅可以快速的解出來一道題,還能夠進行拓展。
父母在看到他的天賦之后也是大力支持,給許晨陽報奧數班等等,自此,他開始頻繁參賽,所獲得的優異成績無不讓人贊嘆“這就是數學天才啊”。
高中,他拿下了數學競賽的冠軍,進入了國家集訓隊,還收到了來自北大數學系的橄欖枝,許晨陽得以在北大這所國內的頂尖學府進行本碩連讀,你以為他讀到碩士就結束了嗎?在許晨陽的數學道路上,遠不止于此。
他感受過數學的魅力,因此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有所成就,他不止一次地在心里立下誓言“我一定要憑借自己的力量為國爭光”。
他又來到了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這所大學有著全球領先的數學專業,能在這所大學深造,可見許晨陽的實力,在讀博期間,他還攻克了一系列的國際數學界的難題,將不少的大獎囊括其中,讓人們為之震撼。
在代數幾何方面,提到許晨陽的名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在有所建樹之后,許晨陽心系祖國,他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所能,讓國內的代數幾何學科更上一個臺階,就這樣,來到了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任職期間,只要是他的課,一定是座無虛席的,甚至有人早早的去占位置,就是想一睹這位“北大才子”的風采。
在國外的那段時間,有不少的高校都希望許晨陽能夠加入自己,但是許晨陽都一一拒絕了,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都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為國效力”。
本以為回國之后許晨陽會大展宏圖,沒想到,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
三句話,揭開了許晨陽離開祖國的原因
2018年,在北大任教的許晨陽宣布辭去北大的工作,這個消息讓人驚掉了下巴,許多人都十分氣憤,許晨陽也招來了許多無辜的謾罵,但是他們不知道這背后的原因。
在離開之前,有人發現許晨陽曾經說了三句話,這三句話或許是他離開的原因。
許晨陽大概表達的意思是“論資排輩嚴重,年輕人無處施展才華”,“令人可恥的學術造假行為”,“學術氛圍急躁,難搞學術研究”,確實,這些不正之風,讓許多人面對現實望而卻步,許晨陽的離開或許是情有可原的。
不過,也不乏有一些學者無論面對怎樣的條件都始終堅持留在國內,比如“韋神”同樣是科研天才,始終如一的在北大任教,但是無論這些學者有怎樣的選擇,相信都是值得人們尊敬的。
許晨陽的離開反映了什么問題?
許晨陽曾經說過:“你知道一個從來沒有見到過大海的人,第一次看見大海是什么樣的感覺嗎?”這足以說明許晨陽在探尋到自己渴望的數學知識的時候,是有多么的激動。
但是在國內待了幾年之后,他卻有了這樣的想法:“國內人才濟濟,自己在不在其中又有何妨呢?”,可見,當初滿懷熱忱準備回國貢獻自己的少年,慢慢的失望了。
雖然許晨陽的離開引發了大眾不小的輿論爭議,說他“背信棄義”也好,說他“嫌貧愛富”也好,許晨陽都沒有過多的解釋,因為他深知自己的追求,他雖然決定出國,但是也說道:“未來不代表自己會一直留在那里不會回來了”。可見,許晨陽還是把祖國的科研使命牢記于心的,還是希望可以在國內發光發熱的。
如果我們的學術環境有所改變,讓那些有真材實料的人才能夠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華,各種項目可以更加的公平,是不是就能留住更多希望為國效力的人才?
學術現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事情,現實的困境讓許多有心為祖國做貢獻的學者們望而卻步,這值得我們反思。
結語
理想與現實,往往是背道而馳的。就好比許晨陽,他的理想是想去探求更多的真理,用自己的畢生所學來回報祖國,然而現實卻是,學術環境的不友好,讓自己無法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許晨陽的“離家出走”說明想要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怎么能夠缺少人才呢?僅憑那點民族認同感,效果是微乎其微的,這也是在向人們呼吁,要想讓國家的未來更好,要想更快的推動科研事業的更快發展,想方設法的留住人才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
大家認為許晨陽的做法是對還是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