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凱斯
編輯/閆如意
時代變了,豪車的日子變艱難了。
過去一年,瑪莎拉蒂前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79%;保時捷macan的售價跌破40萬;中年人最愛的路虎,經銷商報價甚至只要19.49萬起——
價格還不如小米su7高。
新能源和智駕持續的攻城略地,國產新勢力口碑發酵,讓傳統豪車的定義權遭到了挑戰。
進口豪車的故事,正變得越來越難講。
然而,雖然海外車企的影響力整體呈下滑趨勢,但有那么一款進口車型,卻以“破碎”的形態,遍布互聯網——
勞斯萊斯庫里南。
打開互聯網,你會發現有無數年輕人,都在試圖收集一種名為“庫里南的碎片”的神秘物質。
作為老牌豪車,勞斯萊斯活得怎么樣?
庫里南又是怎么“走下神壇”,成為網紅標配的?
庫里南,從豪車到“碎片”
讓我們先從“完整”的庫里南說起。
庫里南,豪車品牌勞斯萊斯的首款SUV,2018年初次亮相,國內指導價691萬起。
一輛車能頂小城五套房,周鴻祎銳評:這車怎么能貴得這么傷天害理?
眾所周知,勞斯萊斯家的車,向來玩的就是定制化服務。
一臺庫里南,大到車身和內飾有4萬多種顏色可選,小到車內的純手工“星空頂”可以還原車主生日當天的星象,突出的就是一個私人專屬。
而與之相匹配的附加價格也令人“暖心”:
車上換把傘,1萬8;
車身畫兩條裝飾的“腰線”,10萬;
定制一個星空頂,30萬。
我的同事章魚感慨:好險,差點我就不如腰線貴。
所以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庫里南就是個“可遠觀而無錢褻玩焉”的天價玩具。
然而,翻翻社交媒體,卻發現:
怎么網紅們“人手一臺”庫里南?
據估算,庫里南每年在中國銷量約一千多臺。但只要你短視頻刷得足夠多,便會發現,互聯網上的庫里南車主,遠超這個數。
直播帶貨的頭部大咖,幾乎人人都是“庫里南車主”。
他們有人砸錢豪購四臺,有人甚至帶著整個團隊的高管一起買車。
和“使用庫里南”相比,“提庫里南”的視頻顯然要更多。
如果說手捧鮮花與瑪莎拉蒂合照是某些微商的入場券;
那么身著奢牌喜提庫里南,便是部分網紅的成人禮。
一段開車前往勞斯萊斯店面的混剪,一臺被氣球包圍和被鮮花塞滿的庫里南,配合上“XX歲,全款,喜提,儀式”等關鍵詞,再套一個INS風的濾鏡,便成了一條完美的提庫視頻。
當然,網友深扒后發現:
同樣都是網紅,有人的庫里南是全球限量的,有人的庫里南是限時使用的。
為了給自己全網爆紅的人設充門面,買二手車,找租車行,甚至借用別人庫里南的屢見不鮮。
可就當我們打算輕嘲一下租賃庫里南的網紅時,我發現,庫里南的租賃價格,是8000元/天,23萬/月。
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唯一確定的是:
不知何時,庫里南已經成為了某種“網紅成功學”的終極答案。
在短視頻的江湖上,你經常能聽到那些難辨虛實,越傳越真的“翻身”神話:
跳社會搖的小伊伊,憑著一招百試不爽的搖花手,幾年時間搖出了一部庫里南;
跳青海搖的張詩堯,憑著一套“老一輩藝術家的自信與從容”的舞步,幾年時間舞出了一部庫里南(也有說是他那臺是租的)。
還有持續跳科目三的,反復說“一給我哩giao”的,常年累月模仿科比的……
概括起來,這個中的邏輯,可以被極其粗暴地提煉為:
一個人一直在網絡上做一件事,就會成為網紅 → 當了網紅,就要去帶貨 →帶貨帶到盡頭,就是去買庫里南。
而在抵達“提車”這個終點之前所要經歷的一切,便都被網友定義為是在“收集庫里南碎片”。
它可以用來描述素人在網絡上發自己跳社會搖的視頻,也可以用來概括小有名氣的紅人在直播時掛出了購物小黃車。
它既可以用于對自己低頭賺錢的自嘲:“今天我也開始收集庫里南碎片”;
也可以用來調侃他人整活搏出位,“雙眼里充滿了對庫里南碎片的渴望”。
庫里南,已經從一臺豪車,抽象成了一種通過整活兒和直播快速積累財富的象征。
所以冬泳怪鴿會被一些人捧上神壇。因為老哥已經靠喊“奧利給”積累了足夠的帶貨流量,但他“集齊了庫里南碎片”卻不進行兌換,值得獲得“不忘初心”的評價。
而當張詩堯發起百人線下青海搖活動,在線招募搖子新勢力,則被人戲稱是“00后集齊庫里南碎片的最后一次機會”。
連那跳舞時必備的工地白手套,也成為了庫里南碎片具象化的代表。
可以說,如果沒有網紅文化中對庫里南的追捧,這款百萬豪車定然不會像今天這樣被年輕一代掛到嘴邊。
可代價是,讓一家英倫血統百年車企最得意的超豪華SUV,在網民的口耳相傳中,被定義成了“社會搖的計量單位”,“青海搖祖師爺的同款座駕”。
高端的SUV有不少,網紅們為什么偏偏鐘情庫里南?
對于這個代價,勞斯萊斯是喜是悲?
勞斯萊斯,向網紅拋媚眼
如果在街上看到庫里南,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
“好大。”
而在汽車的文化圈里,一臺SUV的長寬高與軸距,時常與車主的狠人指數直接掛鉤:
三菱帕杰羅和豐田霸道,曾是東北干工程大哥才能駕馭的“大吉普子”;
路虎攬勝,一度成為山西煤老板的指定“工作用車”;
奔馳在2010年秋天推出了方方正正的G500,從此“開大G”便又成了“真男人”才可受勛的高級消費勛章。
而庫里南,則把這種“巨車崇拜”推向了極致:
作為SUV中的pro max plus版本,這個大家伙哪怕是放在賓利的添越和蘭博基尼的Urus之間都格外扎眼,足以滿足那些草莽出身并非“老錢”的網紅車主,對于自己財富迅速積累的彰顯。
順帶一提,用庫里南露富,甚至在太平洋兩邊達成了某種隱性共識:
在Youtube上隨便打開幾個“我XX歲,買了第一臺庫里南”的英文視頻,你就會發現他們要么就是賣課教你發財的,要么就是自稱靠炒幣發家然后賣課教你發財的。
除開“大”這個基本的視覺特征,相較之賓利和法拉利,不少人也都對勞斯萊斯有著更多與豪車有關的記憶。
作為上世紀90年代就已入華的高端品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勞斯萊斯賣出的車有8成都被各大企業用作商業接待。
一臺臺勞斯萊斯幻影穿行在北上廣深的各大酒店和企業之間,不僅塑造了一代人對于豪車的印象,甚至還讓一家名為“青島索爾”的企業靠山寨其華麗的車殼,在婚慶市場上大賺特賺了一筆。
而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那些為數不多的、能以個人財力購置勞斯萊斯的老板,則基本從事的都是借著時代東風起飛的實業,在精神世界里都有一種對于“儒商人設”的向往。
所以想要把勞斯萊斯賣出去,當時的銷售不但要拿捏住老板們對于財不外露的需求,還得能陪著他們聊上幾句《水滸》和《三國》。
然而互聯網的爆發,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很多事情,其中就包括勞斯萊斯的客戶群體。
2021年,在中國買勞斯萊斯的客戶平均年齡已經降到了39歲,這其中,有20%的車主年齡在20歲以下。
是的,消費該品牌豪車的車主畫像,已經從事業有成的中年企業家,分化成了企業家、富二代、互聯網和金融業的大拿,以及直播間里的各路大網紅。
而與之相伴,比起老錢們在消費觀上的低調和謹慎,這群新錢在購置豪車時追求的則是一個“突出個性,早買早享受”。
有勞斯萊斯的銷售,曾接待過騎著共享單車來詢價的隱藏款大佬,也有客戶雖然身價還未破億,但居然也愿意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一臺庫里南請回家。
對于這種消費者整體年輕化的趨勢,勞斯萊斯的選擇則是:
擁抱。
尤其是擁抱那些聲量巨大的網紅們。
2018年新款庫里南在美國懷俄明州發售時,勞斯萊斯的公關團隊就特意找了30個網紅,將這款SUV植入進了這些潮男潮女的日常生活當中。
在采訪中,有從業者表示,請這些網紅來給豪車站臺,性價比很高。不需要花大錢,只要包機酒食宿就行。
畢竟,沒有哪個靠曝光和流量吃飯的從業者,能抗拒由勞斯萊斯主動發出的VIP活動邀請函。
但眾所周知,網紅的穩定性大概和硝化甘油差不多,使用時稍有不慎就會炸塌了房。
于是在2021年,當晚晚林翰這對在網絡上極具爭議的網紅夫妻,出現在了國內勞斯萊斯的宣傳片里,便立刻引發了不少真車主的強烈不滿,某個曾擁有數輛勞斯萊斯的富二代更是直接放話稱:
“突然感覺勞斯萊斯很low,以后不會買了。”
最終,勞斯萊斯官方撤視頻道歉,輿論才平息了下來。
在選擇和QQ飛車聯動、主動與網紅貼貼、并成為“庫里南碎片”在坊間流傳后,勞斯萊斯前幾年在中國的銷量倒也確實亮眼。
2023年甚至一度賣過了1600臺,幫助這家英國老車企實現了119年以來最高的銷售紀錄。
只不過,在過去的幾年里,不少曾經呼風喚雨的大網紅,因帶貨質量,偷稅漏稅等問題而被封禁和雪藏,而那一臺臺隨著“直播泡沫”合成的庫里南,也在傳言里或是被抵,或是被賣,重新回歸到了“碎片”的狀態。
在把這臺頂級的SUV“捧”成了行業里的神車后,也有一些網紅開始意識到,開什么車,并不能決定你是什么人。
而網紅之后,下一批能率先集齊“庫里南”碎片的又會是哪個群體,現在看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去年年中,在數家進口車的降價風暴里,我們倒是也看到了庫里南的影子——勞斯萊斯家的SUV,最多能優惠100多萬。
當然了,根據銷售人員的解釋,要想享受這個優惠力度,你的購車的總價要先達到900萬左右。
不過沒關系,我們普通人也許開不起庫里南,但能“吃得起”↓
參考資料:
勞斯萊斯“晚晚門”背后:豪車營銷,何苦饑不擇食追網感?, 剁椒Spicy
在中國,“豪車”是什么意思?, 新民周刊
中國網紅瘋搶勞斯萊斯,市界
勞斯萊斯銷售:人均香奈兒,活在富豪圈,現實版“小時代”, 汽車商業評論
暴跌87%!瑪莎拉蒂9月在華僅賣30多輛!“跑車皇后”跌落神壇?,證券時報
周鴻祎吐槽800多萬勞斯萊斯庫里南:車牌值750萬,40萬國產車隨便秒殺它,和訊網
人均香奈兒,活在富豪圈,勞斯萊斯銷售們的“小時代”,汽車商業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