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見萬宜訊—2月18日,阿維塔科技正式推出年度改款車型07 Pro+,上架兩款車型:增程版21.99萬元、純電版22.99萬元。兩臺車作為目前07系列的入門車型,配置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系統,分別比之前的增程、純電入門車型降價2萬元。
沒有激光雷達,如何打碎「智駕特權」?
vs阿維塔07激光雷達版:砍掉1顆激光雷達和2顆英偉達Orin-X芯片,入門價格直降2萬,但高速NCA覆蓋率從99%微調至98%,城區LCC從無圖降級為高精地圖依賴版;
vs小鵬G6 580長續航版:同樣22.99萬,Pro+純電版續航少30km,但多出華為ADS SE標配(價值2.5萬)、雙零重力座椅,智駕軟硬件成本比達1:0.7;
vs特斯拉Model Y(參數丨圖片)后驅版:便宜3.4萬元,充電5分鐘補能200km的效率是后者3倍,更以「標配即滿配」策略,對抗特斯拉「6.4萬選裝FSD」的商業模式。
智駕核心:華為乾崑ADS SE的普惠邏輯
阿維塔07 Pro+搭載的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系統,采用純視覺方案,硬件配置包括10個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未配備激光雷達。盡管舍棄了激光雷達,但其與華為ADS高階版共享GOD與PDP算法網絡架構,并依托云端每日3500萬公里的仿真訓練數據,實現算法模型每5天迭代一次。
兩臺Pro+車型就是要通過擺脫激光雷達的束縛,進一步降低車型準入門檻,匹配并不弱的智能駕駛表現來實現跨級別的產品力。
在功能層面,ADS SE支持高速NCA(智能領航輔助),覆蓋全國98%的高速公路,可完成智能上下匝道、主動變道超車、智能避障繞行等操作。城區場景中,車輛通過City LCC(車道巡航輔助)應對擁堵路況,但需依賴高精度地圖支持,尚未實現完全無圖化。泊車方面,其代客泊車輔助(AVP)和離車泊入功能,可覆蓋90%以上的常見車位類型。
Pro+的純視覺方案像一位「化繁為簡」的劍客——舍去激光雷達的重劍,轉而淬煉華為算法的鋒芒:通過動態遮蔽補償、多幀時序融合技術,將攝像頭夜間識別精度提升至激光雷達方案的92%;利用華為云端超算中心,把激光雷達車型積累的1.2億公里復雜場景數據,反哺視覺模型訓練;獨創「場景蒸餾」算法,讓10攝像頭系統能調用激光雷達車型的決策經驗庫,實現「前輩開路,后人乘涼」的進化捷徑。
這套「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智駕哲學,正在改寫智能汽車的成本公式。
續航與補能
純電版基于800V高壓架構,搭載82.16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分別為650km(兩驅)和610km(四驅);增程版則配備1.5T增程器,CLTC純電續航230km,綜合續航達1100km。充電效率上,配合華為600kW液冷超充樁,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增加200公里”,但受限于超充樁全國僅500余座的覆蓋規模,實際體驗仍存在地域差異。
座艙小維度升級
新車標配價值1.2萬元的舒享套裝,包含同級唯一的前排雙零重力座椅,支持16向電動調節及加熱、通風、按摩功能,坐墊厚度增加15mm,長途舒適性顯著提升。座艙設計上,35.4英寸4K遠端屏與15.6英寸懸浮中控屏構成核心交互界面,搭配華為鴻蒙系統,支持四區域語音喚醒和第三方應用深度控制。
細節處更顯誠意:2854mm的IP臺環形氛圍燈帶,采用厚壁聚光技術,與智駕系統聯動實現ADAS安全預警;雙溫控冷暖箱、方向盤加熱等配置,進一步強化實用性。
市場策略:技術降維與價格精準卡位
阿維塔07 Pro+以“算法優化替代硬件堆砌”的策略,推動行業競爭從“硬件內卷”轉向“算法博弈”。其定價精準切入20-25萬元區間,較特斯拉Model Y(26.39萬起)和問界M5(24.98萬起)更具性價比優勢。
限時購車權益進一步放大競爭力: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用戶可享5000元定金抵15000元尾款、10000元補貼、三電終身質保等六大權益,實際入手價可低至19.99萬元。
挑戰與機遇:平權化背后的隱憂
盡管產品力突出,阿維塔仍需直面兩大挑戰:一是品牌認知度偏低,2023年銷量僅為蔚來的51%,線下渠道不足300家;二是技術同質化加劇,800V平臺、城市LCC等功能已成同級標配。若想復制問界系列的成功,需通過鴻蒙生態打通人-車-家場景,而非單純依賴軟件或硬件配置。當前問界M5非智駕版終端降價2.3萬;小鵬G6全系贈送價值2萬元XNGP軟件包,變相承認「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到來;最耐人尋味的是特斯拉——其中國官網悄悄上線「限時FSD轉移」政策,被業界視為應對華為系攻勢的防守動作。
這場沒有激光雷達的戰爭,反而讓市場看清真相:當算法迭代速度超越硬件升級周期,「智能平權」的臨界點正在逼近。
智能豪華的“普惠”樣本
阿維塔07 Pro+的上市,標志著華為智駕技術從“高端選配”邁向“全系標配”,其意義遠超單一車型升級。通過算法共享與成本優化,阿維塔不僅降低了智能豪華的門檻,更推動行業向“技術平權”時代加速演進。這場戰爭早已超越「有沒有激光雷達」的爭論。未來,能否將華為技術光環轉化為持續的市場動能,將是其突圍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