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杭州自身而言,所有贊美都隱含著更高要求,自發講杭州故事的人,是希望這個故事讓更多的城市聽到。
文|何伊凡
編輯|鐘云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進入2025年,國產AI大模型賦能產業鏈、人形機器人驚艷全球,民營企業座談會鼓舞人心、指明方向,民營經濟發展正迎來新的機遇、更大發展空間。
因為關注DeepSeek,算法最近頻頻推薦了關于杭州和浙江營商環境的短視頻。刷到幾條后,最突出感受是:如果自己是創業者,應趕緊將公司注冊在杭州。這里是“人間天堂”,更是“創業天堂”。杭州的創業故事講得好。
講得好當然是因為做得好,但講得好又可以反推做得更好,乃至影響更多城市也做好。講故事與做大事,對打造城市IP來說同樣重要。
以淄博燒烤為起點,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都具備了強烈的自我展示意識,畢竟,擺脫土地財政過度依賴,如何探索城市發展的新模式成為迫切需求,而發展離不開匯集各類資源。博取更高的關注度,則有助于讓資源飛輪轉起來。
與打造個人IP或機構IP不同,城市沒有人格,溫度怎樣體現?城市包羅萬象,個性又在哪里?城市的維度非常復雜,不同維度怎樣編織出整體的品質特色?城市形象雖然最終都希望能為招商引資服務,而文旅IP與“創業生態IP”又不同,前者可以靠事件爆火,只是流量難以變為留量,后者需要累積數年之功,點點滴滴的碎片化敘事,怎樣匯聚成沖破圈層的現象級事件?
杭州故事破解了這些難題,它占了天時地利人和。
看天時,鼓勵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主流敘事。杭州的創新生態系統已經形成了熱帶雨林,有完整的創新物種譜系。阿里巴巴、網易等大廠如同參天大樹,為眾多創新企業提供蔭蔽;海康威視、新華三等企業構成喬木層;DeepSeek、宇樹科技等新生力量則是快速生長的灌木層。這種多層次、多樣性的生態,確保了創新能量的持續流動。
雨林高度具象化,容易為公眾感知,視角也是從大樹到喬木再到灌木。特別是今年春節前后,DeepSeek全球關注,宇樹機器人走上春晚,再加之2024年游戲科學3A大作《黑神話:悟空》的沖擊波,灌木層成為焦點中心。歸納是人類講故事的天然習慣,便于我們對復雜世界更簡單理解,于是 “杭州六小龍”(DeepSeek、宇樹科技、游戲科學、云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的概念出現了。
一旦成為廣泛認知的某種組合,概念就有了強大的生命力:“BAT”(百度、阿里、騰訊)的概念已流行近十五年,雖然小米、美團等也都已成為一線科技公司,但提到“巨頭”,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這三家;“AI四小龍”(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依圖科技)在人工智能新一輪浪潮中表現不算亮眼,但作為組合依然會被頻頻提起。
看地利,“杭州六小龍”,首先帶有強烈地域性。再者“六”這個數字,在商界組合中并不常見——具備相同特點的公司往往沒這么多,現在它們因為地域串聯在了一起,自然會引起人的好奇,這片雨林下的土壤有何不同?
由此引出了杭州市政府在“有為”與“無為”之間的平衡技巧,如何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如何從頂層設計就具備高位統籌與靈活政策設計能力,從制度供給上打造優質的創新治理環境。
看人和,描述自己的營商環境時,各個城市都不遺余力,杭州也不例外。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崛起,“基礎研究一技術驗證一產業應用”的全鏈條能力,“雛鷹計劃”“鯤鵬行動”的人才梯度培育體系,近年來杭州官方也一直在講。但城市并非鋼筋水泥的組合,與它有關的敘事,真正打動人心的也并非文件與建筑,而是和個體相關的故事。故事往往是模糊的,甚至不那么精確,卻更有力量,關于杭州的故事就充滿了人情味:
有應屆畢業生來杭州參加求職面試,發現居然可以享受7天免費短期住宿和就業創業服務。2025年各類人才補貼拿到手軟,而且取消了學歷、年齡和畢業年限的限制。
有企業申報了西湖區的“準飛天項目”獎勵,從頭到尾創始人都沒參與,就是財務按要求提交材料,沒想到直接通過了,600多萬元現金,獲獎后沒幾天錢就到賬了,連股東都不相信可以這么痛快。
讓創業者沒有后顧之憂,戶口不在杭州,孩子在杭州讀私立幼兒園,想轉到公立幼兒園,卻錯過了報名時間,結果收到街道電話,讓他在區教育助企平臺填了一下申請,提交申請后不久就接到了公立幼兒園通知,可以辦入園手續了。
不善社交的創業者出鏡,盛贊杭州市政府是“I人、社恐、理工男友好型政府”,包容失敗、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杭州企業高管點評,很多政府部門都是可以直接進的,在門衛處登記一下就行。
杭州依法保護在杭州的企業,嚴拒“遠洋捕撈”。
有人回憶在杭州覽橋社區找辦公地,剛停好車,碰到一個陌生人,問附近有沒有辦公室出租,剛好這個人就是社區書記,特別熱情,幫他對接附近的辦公地,還幫談租金,完事還請他去政府食堂吃飯。
……
講述這些故事的,有財經博主,也有“浙江衛視”“美麗浙江”“杭州綜合頻道”等地方官媒,但更多是到杭州創業的“外地人”。
作為故事主角,杭州表現得內斂而謙虛,沒有體現出有意推動策劃的痕跡,這反而讓故事顯得簡單而可信,能引發情緒共鳴,符合對一個“創業友好型城市”的期待。當我們描述一座城市時,容易陷入一個困境:單獨的故事都很精彩,可作為一個整體,串聯到一起卻難以展現一座城市持久的魅力,因為有些情節放在時間中考量,顯得前后不一,相互矛盾。在杭州,細致入微的個人體驗則與延續多年的真抓實干相呼應,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敘事星座。
對杭州的創業創新環境也不能神化,就杭州自身而言,所有贊美都隱含著更高要求。其實自發講杭州故事的人,是希望這個故事讓更多的城市聽到,他們描述的不僅是現實的杭州,也是一個理想中的“創業天堂”,一個好故事的魔力就是能與現實創造聯系,并喚起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