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有個消息震撼了留學圈子。
那就是2025年各地最新的選調生方案出爐,
包括北京、廣東、山東等地的定向選調生計劃,都不再招收留學生。
也就是說,以后本科在海外讀書的學生,失去了回國成為選調生的資格。
這項政策變化,一石激起千層浪,留子們都調侃道:“一覺醒來天塌了”。
作為在國際教育圈浸泡多年的人,我對此不太理解。
一方面“選調生”本身招收人數極少,且留學生選調政策調整不等于留學生不能考公考編。
另一方面,現實中有多少本科出國留學,花幾百萬讀書的家庭,會讓孩子回國考公考編?
我,一個普通的本科畢業生,大學畢業時也從未想過考公考編。
因為我知道,想進體制很難,得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更重要的是體制內穩定但收入不高且天花板低,并不適合急需賺錢的我。
灣媽看世界平臺作者 : Trista,一個國際教育的旁觀者。
01
— 灣媽看世界 —
因為沒錢,
我放棄了考公和讀研
我出生在西北農村,家里貧窮,普通大學畢業,父母封建迷信的條條框框一堆。
和眾多留學生不同,我沒有父母的托舉,更不可能花幾百萬去國外留學。
但這不影響我大學畢業三年后,擁有心儀的工作。
我想不通為什么有人愿意花幾百萬讀書,卻只為了獲得一份幾千塊錢的收入(大多數地方體制內的收入)。
回看來時的路,我覺得畢業三年來自己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就是沒有隨大流加入考公考編隊伍。
我大學讀的是語言類專業,就業方向狹窄。
畢業時,我們專業的主流是考教師編,其次是考公,就連大學輔導員都會不斷督促我們走這些路。
我們宿舍五姐妹,除了我,都一門心思考公考編。
班里的情況也差不多,畢業時要么考研,要么考公,直接就業的是少數。
從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考公考編首次就能上岸的人很少,好幾個年級前幾名的同學都是兩年起步。
剩余熬不住的,最終不得不找份工作,然后會邊工作邊考公考編。
大三下學期我嘗試過考研。分數與我心儀的某語言類高校差幾分,輔導員讓我調劑到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就讀,我沒聽他的話。
放棄讀研以及不去考公考編,真實原因就一個:因為窮,因為沒錢。
我讀大學讀得非常艱難,大四剛交完學費時,要不是有之前存的獎學金,我真的快身無分文了。
大學四年我的養父母從沒管過我,任何經濟支持也沒有,好在我節儉,花銷也少。(我的故事:1歲沒媽,18歲沒爸,她在深淵里爬了25年)
當然我也知道爸媽困難,從未向他們求助過,生活費都是自己想辦法兼職掙。
無經濟來源,考公那幾年誰養我?讀研學費每年大概8000,哪里又會白白冒出錢?
因為沒錢,我放棄了考公,也放棄了讀研,但我從未后悔過,反而很感激自己當初的選擇。
02
— 灣媽看世界 —
找實習被拒,非名校被歧視,
我像野草一樣頑強生存
大四下學期我直奔北京,找實習工作機會。
實話說,坐上火車的那一刻,我也挺害怕的。
沒名校學歷,沒經驗,沒資源,沒人脈,面試不通過怎么存活?
這種擔憂和害怕僅僅存在過一瞬間。
我暗自給自己打氣,有手有腳,刷盤子、當服務員也不至于餓死吧?
在校時,我陸續就在一些招聘APP上投遞簡歷。
前期均石沉大海,大概投了四五十多家后,才有兩家公司約我到北京線下面試。
一家是小說出海業務,面試時主管直接翻出他正在看的英文小說讓我閱讀,看完復述講了啥,最后被拒。
第二家科技教育類,面試姐姐跟我聊,男主管全程拉著鞋幫子臉,略帶諷刺地似笑非笑。
末了說了句,“我們這里清一色清華、哈佛的...”,就直接走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赤裸裸的學歷歧視,在地鐵上心里翻江倒海。
回到出租屋,我要求自己迅速忘記傷痛,復盤面試過程,分析自己的優劣勢,調整方向繼續海投。
一兩周后,終于才有公司愿意聘用。
那是一家小型廣告公司,招我其實就是招個實習生打雜,我去這家公司相當于要放棄專業重新換行,但我沒想那么多,只想著先活下來再說。
那幾個月我從零開始瘋狂學習,學寫各種文案;周末加班頂著艷陽出去拍視頻;跟著領導在實操中摸索剪輯.....
根本沒有時間內耗,放下期待,不奢望關注,只管默默做好,實現經濟獨立才有體面。
實習結束后因為有作品,有經驗,在畢業之際,我成功收到了一家頭部教育名企的Offer,工資從實習期的四千到拿完績效接近一萬。
從快身無分文到除去吃住行,還能存下一筆儲蓄,這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
生活是殘酷多難的,初入職場不會做事、被罵哭過、遭受過學歷歧視、經歷過冷眼.....
但我始終覺得人生已到達谷底了,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
只要有重新出發的勇氣和信心,就終會好起來。好好活著,才是要堅持的執念。
我現在來到深圳,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感受著這里的奮斗文化與現代化,很感謝自己當初的勇敢堅定......
03
— 灣媽看世界 —
明確目標
堅定做自己
普通人總是容易被大眾觀念裹挾,流行什么就追趕什么。
現在流行考公考編,好像只有體制內的工作才有面子。
其實,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歡體制內的工作?又有多少人適合在體制內工作?
特別是那些家庭條件好,能出國留學的孩子,難道不應該去追求更有前途和收入更豐厚的工作嗎?
隨著年齡增長,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
選擇走難的路,路會越走越寬。
我從一開始的艱難求職,到如今擁有一份我擅長且喜歡的工作,中間經歷了無數次脫離自己的舒適圈。
而我那些同齡的同學,現在有些研究生快畢業了,對未來充滿迷茫,投幾百份簡歷連一個面試都沒有。
有些還在考編的路上,花了近十萬的培訓費用卻從未上岸。
也有極少數進入體制內工作的佼佼者卻在為低工資和高壓力而煩惱。
我很慶幸一開始就選擇走自己的路,才能擁有如今滿意的生活。
能花幾百萬出國留學的孩子們,他們自身能力卓越,家庭也能托舉,我相信他們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沒有多少會以考公考編為事業目標。
所以,我相信,選調生政策的變化對留學生,特別是本科出國留學的這撥人不會有太大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