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移民觀察員無憂,科普華人移民的博主。
最近這段時間,關于海外華人遭遇假公安詐騙的新聞又多了起來。這樣一個已經曝光了多年的騙局,依然可以屢屢得手,如此猖獗。究竟為何海外華人在遭遇這類詐騙的時候,會很難全身而退呢?
近日,澳大利亞維州警方發布警示,稱針對中國留學生和新移民的電訊詐騙日益嚴重,呼吁華人不要向自稱是中國公安或政府官員的人匯款。
警方透露,2025年初以來,維州已報告數十起類似案件,受害者多為華人社區成員,尤其是老年人和留學生。例如,一名墨爾本的華人居民在接到自稱“中國公安”的電話后,被騙匯款5萬澳元用于“解除逮捕令”。另一名受害者則在騙子發送的偽造“法院文件”恐嚇下,損失了超過10萬澳元。
維多利亞州警方指,詐騙集團起初集中向中國留學生下手,但最近把詐騙訊息發送至所有講普通話的人,通常向每名受害人騙取幾萬澳元。詐騙電話來自海外,而且有澳洲境內有人做內應,維多利亞州警方已拘捕幾名集團成員,但無法追回被騙的款項。
警方指騙徒透過微信聯絡受害人,發送預先錄制的普通話訊息,告知他們有包裹被扣留,要求緊急回電。當受害人回復時,騙子冒充快遞員或中國官員,聲稱他們的包裹有非法物品,若果不想被遣返中國,就要將錢轉入指定的銀行賬戶。
警方呼吁華人居民和學生,不要向自稱是中國公安或中國官員的人匯款,并且敦促受害人報警,警方保證報案不會影響他們的居留或簽證。
不獨澳洲,在新加坡,最近也發生了一起聽起來更“匪夷所思”的假公安詐騙案。該案件令人震驚之處在于,騙子竟然可以讓受害人甘愿接受24小時遠程監控長達15天,受害人在極度恐懼中對其唯命是從。
這位受害人為一名來自中國的李姓女留學生。2024年11月的某一天,她接到一通自稱是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官員的電話,指她在中國被舉報涉及詐騙,影響了她在新加坡的學生簽證。
過后,她的電話被轉接到“上海公安局”,一名自稱是“警員”的人叫她下載Skype做線上筆錄。騙子先在視頻中先出示了自己的警員證,然后完整無誤地念出了她的身份證號、在中國和新加坡的居住地址,連她父母和妹妹的身份證信息、工作單位、銀行戶頭詳情都了如指掌。而且在視頻中,她還看到騙子所處的地方真就像一個中國的公安局,甚至院子里還停著一輛警車。
如此真實的布景和劇本,讓她當時深信不疑,以至于之后對對方提出的要求唯命是從。
騙子隨后把電話轉接到另一個“部門”,“查案人員”向她解釋,她的銀行卡涉及高額洗錢記錄,所以她成了這起國際經濟犯罪的嫌疑人之一。線上辦案過程必須全程保密,否則會面臨監禁。
隨后,“查案人員”要求她24小時都開著Skype視頻,鏡頭要對準她自己,而且每兩個小時要匯報一次在做什么,連上廁所睡覺都在監控。一旦察覺她在玩手機,還會要求共享屏幕。同時要求她將所有社交APP全部卸載,防止她與外界聯系。
就這樣被遠程監控和洗腦了15天,騙子終于開始收網。告訴她因為涉及的洗錢案受害者跳樓了,她必須瞞著父母準備100萬人民幣,親自回國將現金交到廣東一家銀行外的“便衣警察”手里,而不是銀行柜臺,不然會被拘留。
這期間,騙子甚至還讓“在新加坡執法的便衣警察”來到她的住所樓下,這名中年男子帶著“保密協議”和一些文件讓她簽署。
幸好關鍵時刻她起了疑心,找到一個監控死角的地方用另一臺筆記本上網查詢這類詐騙案件訊息,才恍然大悟。而此時她已經準備好了100萬現金。她立即去新加坡警局報警,但由于沒有實際損失財產并未立案。不過她依然覺得自己的遭遇很有警示性,于是向新加坡媒體公開,希望提醒廣大同胞。
對于近日頻發的此類案件,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也及時發布了聲明,稱:近期接報數起中國留學生遭遇“假官員”電信詐騙案件,詐騙分子不僅騙取留學生學費、生活費,誘導留學生欺騙父母匯款,還誘使留學生通過“網絡貸款”支付所謂的“保證金”,甚至發生“假官員”持“逮捕令”和手銬上門“抓捕”的事件。
大使館強調,中新兩國政府部門不會通過電話以任何理由索取個人信息,更不可能直接轉接中國國內公檢法等部門“網上辦案”。
這起案件確實非常具有代表性,騙子在劇本和道具布置上都基本上可以以假亂真了。作為海外華人,遇到這樣的事情首先的反應當然是恐懼,人一旦陷入恐懼,那么甄別和獨立思考能力也會迅速下降。
新加坡警方也給出了遇到此類案件的建議:首先要了解一點的是,中國大使館或警方不會通過電話處理法律事務。遇到電話自稱是此類人員的,一律非??梢伞F浯?,如接到類似電話,可掛斷后直接聯系當地中國使領館或當地警方核實。最后如果不幸受騙,應盡快聯系當地警方和銀行,嘗試凍結交易并保留所有通話記錄作為證據。不要覺得丟人,更不要擔心會因此簽證受到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