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到底是幾線城市?
每年發布的城市榜單很多,各種經濟數據、科教文衛數據、交通數據、商業魅力、第三方數據等等,參考面很廣。
去年,有的機構把蘭州劃在了二線行列,但有的機構還是歸為三線城市。
日前,國際品牌價值評估機構GYBrand發布了2025年度中國城市綜合實力100強指數報告。
今年,蘭州終于重新出現在了二線城市行列,盡管是吊車尾排名50,但也算是回歸了。
這個排行榜,不是單看城市GDP或者人口規模來排序。
而是從經濟實力、基礎設施、營商環境、質量建設、居住生活、國際聲譽、發展潛力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而評出的。
前幾年,在GYBrand以及很多相對比較權威的機構榜單里,蘭州一直是被劃歸在三線城市梯隊里。
2025年,蘭州能重回二線城市,不管會不會影響咱的仨瓜倆棗的月薪,至少聽上去是順耳了一些。
否則,把這幾年做大做強蘭州的強省會置于何地呢。
大家之所以這么在乎這個二線城市,無非是城市能級越靠前,代表的是資源配置更集中、發展動能更強勁,且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承擔更重要的樞紐功能。
在乎的其實是,未來的希望和城市向好的預期。
包括最近,各大城市2024年的人口數據,也開始陸續發布了,
毫不意外,沿海發達城市、中西部省會城市依然保持對人口的集聚能力。
2024年末,甘肅全省常住人口為2458.3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7.14萬人。
蘭州市常住人口排全省第一,為443.65萬人,比上年末(442.51萬人)增加1.14萬人。
蘭州近幾年的人口增長態勢很穩定,2021年末蘭州全市常住人口43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5萬人,2022年增加了3.1萬人、 2023年增加0.98萬人,再到今年增加了1.14萬人。
甘肅的人口外流,一部分去了其他城市,剩下一部分自然是流向了省會蘭州,畢竟如果要在全省范圍內比較,省會肯定永遠都有優勢。
但這個增長數據,其實也是微乎其微,而且很多人體感表示數據比現實要樂觀得多。
畢竟,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好,就業機會多,整體收入也高一些,教育、醫療等資源好。
加上這兩年很多城市戶籍門檻陸續放開放寬,加速促使人口在持續向中心城市集聚。
東部發達城市尤其是三大經濟區的整體吸引力顯然更強一些,吸引的外來人口也多一些,這幾年可以說虹吸地非常猛烈了。
像深圳,去年常住人口增加19.94萬人,南昌增加10.22萬人……
接下來幾年的趨勢肯定還是如此,一方面,人口繼續向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在省域內部,人口向省會城市等中心城市集聚。
雖然部分省份常住人口在減少,但省會城市人口還是能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就像甘肅和蘭州的情況這樣。
但每年一萬多人的增長,和預期距離確實太大了。
去年甘肅的小目標是,以3年時間為節點,讓蘭州的經濟總量在全省占比達到35%以上、常住人口超過500萬人。
2024年的成果是,蘭州經濟首位度28.8%,人口443.65萬,不管哪個都只能說還是任重道遠。
畢竟曾經蘭州的經濟首位度達到過45.4%,在全國百強城市中一度排在第25名。
現在是排名低了,速度慢了,動力弱了……轉型之痛困擾蘭州,蘭州之困又牽動全省。
去年,蘭州第五版城市規劃通過審批,城市性質定為:甘肅省省會,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城市功能為:西北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而在上一輪國土規劃中,蘭州城市性質為:甘肅省省會,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可見,在新一輪城市規劃中,蘭州的定位并不低。
西北地區西安就是地位最好的城市,是大區中心,但在戰略意義方面西北最強的城市定然還是蘭州。
城市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產業。
新一輪的規劃明確要求蘭州發揮西北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等功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強化向西開放戰略通道地位,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帶動西北地區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深化與西寧和河西走廊城市協同聯動,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人口問題,產業問題,城市吸引力,這些現實問題都不是朝夕之間能解決的。
根據官方資料,蘭州四百四十多萬的常住人口中,有60萬高校師生。
黃河兩岸,分布著以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等“一院三所”為代表的1200多家科研院所,以蘭州大學為代表的34所高等院校,以及一批駐甘央企和重點企業。
但本地企業提供的崗位多是傳統制造業,薪資低、晉升慢,而互聯網、新能源等新興領域機會稀缺。
加之各種因素,蘭州并不是很多年輕人落地生根的首選城市。
去年,蘭州提出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全面實施“蘭州市大學生留蘭倍增計劃”。
主要目標是: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吸引留住20萬名大學生來蘭就業創業。
其中,2024年、2025年、2026年分別實現5萬人、7萬人、 8萬人以上,博士生和碩士生占比達到12%以上。
相應政策覆蓋了崗位、創業、社保、公積金、房票補貼等多重形式的落地福利。
力度和誠意也比以往都要務實,官方公開的數據顯示:
2024年,蘭州吸引留住大學生5.94萬余人,讓一批青年學子在這里找到施展才華抱負的舞臺。
比資源稟賦和工業家底更攢勁的,永遠是人,蘭州已經深刻領教過這個道理了。
幾十年前,五湖四海的人來到蘭州,建起了一座工業城市。而現在,天南海北的人來到蘭州,很多卻只是到此一游的過客。
蘭州想要進一步發展,仍然要堅持不懈搶政策,搶人才。
作者=指蘭針·瑞幸
版權聲明:本文為指蘭針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授權,聯系客服
法律顧問= 上海蘭迪(蘭州)律師事務所·張維林
聯系電話:181 9800 5777
我們一起聊聊觀點,講講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