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合龍啦!”2024年11月28日,當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在于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示范區合龍,現場干部群眾歡呼雀躍,標志著新疆成功構筑起世界最長的環沙漠綠色生態屏障,這是在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2024年11月28日,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在于田縣萬花園防沙治沙示范區合龍。(資料圖)記者 張亞輝 攝
遙感影像地圖顯示,勤勞勇敢的新疆人民給塔克拉瑪干沙漠織了一條綠色的“圍脖”,給沙漠賦予了新的生機?!版i邊”之后,作為防沙治沙主戰場的和田并未停下腳步,持續探索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道路,全力拓展防沙治沙面積,和田大地上一幅“綠進沙退”“人沙和諧”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策勒縣種植的天山堇菜。通訊員 羅亞 攝
“鎖邊”之后,和田防沙治沙又有哪些實招?
針對治沙面積大、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和田地區創新開辟治沙新路徑,創新“劃地到村、收益到戶、分紅到戶”“劃地到村、入股經營、受益到戶”等模式,將國有未利用沙地承包給有意愿的農戶,鼓勵群眾參與防沙治沙。對于無意愿承包農戶,由村委會委托入股,承租給企業或合作社托管,實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收益統一分配到農戶。目前,全地區已將42.86萬畝沙地劃撥到417個村,承包給8070戶群眾,解決2萬余人就地就近就業。
對于治沙短期效益不明顯問題,和田地區堅持治沙與富民相結合,積極培育治沙新產業,推廣試種36種中草藥,加快推進皮山縣瓜蔞種植區、于田縣與和田市玫瑰種植區、洛浦縣榅桲種植區和策勒縣天山堇菜保護區等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規模達到10萬畝。
洛浦縣榅桲喜獲豐收。通訊員 羅亞 攝
針對偏遠無電力條件的治沙區域,和田地區探索降本新途徑,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每200畝配套一套“光伏+滴灌”供水系統,降低治沙用電成本,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全面推廣“深開溝、施底肥、中覆土、深接種”大蕓種植技術,實現當年種植、當年接種、次年收益,為防沙治沙提供資金支持。
此外,和田地區統籌用好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科學謀劃項目,用于建設供水設施、修簡易道路、架輸電線路、建分布式光伏電站等防沙治沙項目建設。目前,已平整沙地32.61萬畝、鋪設滴灌設施18.9萬畝、培育苗木6000余萬株,為春季植樹造林做好準備。
來源:和田地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